談起電商平臺的話,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淘寶拼多多。
雖然說淘寶和拼多多的用戶量是國內最多的,但是站在商家角度來看其實這兩家平臺盈利并不高。
目前盈利狀況不錯的是京東。
京東雖然用戶量沒有拼多多和淘寶那么多,但是勝在了消費者消費能力更加充足。
把控著中高端網購人群的京東,在盈利狀況上顯然是要比淘寶拼多多高出不少的。
最近很多京東無貨源商家都收到了關于京東的消息。
對于動態評分低于京東要求的店鋪,平臺來年不予續簽。
包括不少的京東商家已經受到了京東的打擊處罰。
對于部分京東店鋪中存在復制他人店鋪內的商品,通過購買他人店鋪內商品完成自己店鋪訂單交易的行為進行扣分降權處理,第二次就進行封店。
換句話就是說,京東已經不支持無貨源玩法了,將要重點排查。
雖然說京東無貨源前兩年利潤確實很高,基本上單店一個月能達到近五萬的利潤,但是京東新的規則更改直接讓無貨源模式在京東失去了生存空間。
很多的京東無貨源商家只能選擇轉向傳統店鋪,或者更換平臺繼續無貨源模式。
這里再插一下無貨源的發展史。
無貨源最早是起源于淘寶一件代發的玩法,后來拼多多的興起也讓不少人轉向了拼多多操作。
但是淘寶和拼多多做無貨源整體的利潤并不是很高,單店鋪最多也就是一個月一萬左右的利潤。
隨著無貨源玩家越來越多,淘寶拼多多開店門檻低,就導致大批無貨源商家涌入淘寶拼多多,然后這兩個平臺的市場直接就飽和過剩了,利潤也是日漸變少。
后來就有一部分人轉向了門檻相對高一些的京東店鋪,京東的投資對比淘寶和拼多多確實是高出不少,但是獲得的利潤也是隨之增加的。
相信嘗過高門檻帶來的甜頭之后,很多京東無貨源商家是不會再去選擇低門檻的拼多多和淘寶去做無貨源的。
那么國內還存在的平臺,只有天貓了。
易大師自己也是個無貨源玩家,從淘寶到拼多多,再從京東到天貓都有操作經歷。
其實去年的時候我就說京東無貨源存在很多問題,建議大家趁早布局新的平臺,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
于是易大師自己是邊做京東無貨源的同時,開始布局天貓無貨源。
截止到目前來講,易大師自己的天貓店已經是操作了九個多月的時間了,成果是非常可觀的。
對于京東突然開始封店打壓無貨源,其實易大師本身是一點都不意外的,同時也沒有任何手忙腳亂的感覺。
因為在操作天貓無貨源之后,京東無貨源已經被我放棄了。
天貓對比京東來講,門檻又更高了一些,對應的競爭對手又少了很多。
背后有淘寶持續的流量供給,天貓的市場份額是遠遠高于京東的。
而且天貓對于商家的保護是很強的,做京東無貨源最擔心的就是一個打假問題。
天貓上面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哪怕是被人舉報了之后,平臺給予的處罰無非就是退款,不會像京東那樣直接扣分封店。
其實無論從那個方向來講,天貓對比京東的優勢還是要大很多的。
唯一對于咱們來說不太好的地方,可能就是說整體的投資要比京東高出不少。
付出多少收獲多少永遠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做京東無貨源的時候,大家一個月的利潤最多也就是五萬左右吧。
這個是易大師自己天貓無貨源店鋪的數據,一個月的營業額在五十多萬,利潤率雖然沒有京東的百分之五十那么夸張。
但是百分之三十還是有的。
算下來,天貓無貨源一個單店的利潤就在十五萬左右了。
做過無貨源模式的朋友仔細對比一下,應該也能明白自己下一步的規劃了。
關于天貓無貨源易大師自己整理的也有較為詳細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交流。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看完記得分享收藏哦。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互聯網時代發展是很快的,要追趕著學習,因為誰也不知道眼下落后的這一步會帶來多少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