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官方對于它的定義吧
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多層結構,"表層網(wǎng)"處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表層,能夠通過標準搜索引擎進行訪問瀏覽。藏在"表層網(wǎng)"之下的被稱為"深網(wǎng)"。深網(wǎng)中的內(nèi)容無法通過常規(guī)搜索引擎進行訪問瀏覽。"暗網(wǎng)"通常被認為是"深網(wǎng)"的一個子集,顯著特點是使用特殊加密技術刻意隱藏相關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
暗網(wǎng)(英語:Dark web)是存在于黑暗網(wǎng)絡、覆蓋網(wǎng)絡上的萬維網(wǎng)內(nèi)容,只能用特殊軟件、特殊授權、或?qū)﹄娔X做特殊設置才能訪問。
暗網(wǎng)是由深網(wǎng)的一小部分所構成的。而深網(wǎng)的網(wǎng)絡不能夠被正常網(wǎng)絡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等各種知名有效的瀏覽軟件)索引,有時"深網(wǎng)"這個術語被錯誤地用于指代暗網(wǎng)。
構成暗網(wǎng)的隱藏服務網(wǎng)絡包括F2F的小型點對點網(wǎng)絡以及由公共組織和個人運營的大型流行網(wǎng)絡,如Tor、自由網(wǎng)、I2P和Riffle。暗網(wǎng)用戶基于常規(guī)網(wǎng)絡未加密的性質(zhì)將其稱為明網(wǎng)[8]。Tor暗網(wǎng)可以稱為洋蔥區(qū)域(onionland)[9],其使用網(wǎng)絡頂級域后綴.onion和洋蔥路由的流量匿名化技術。
我們所知的暗網(wǎng)也就是這里提到的tor(洋蔥網(wǎng)絡),i2p(大蒜網(wǎng)絡),以及zeronet和freenet(0網(wǎng)和自由網(wǎng)),都是一種工具,更確切的說,是通往一般暗網(wǎng)的通道,就拿曝光率最高的tor來說吧,它基本代表了一般暗網(wǎng),通過這一工具Tor(瀏覽器),訪問URL帶有onion結尾的站點,就好比平時用firefox或者360瀏覽器上百度,新浪,或者頭條一樣,那么Tor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只能通過這個來瀏覽所謂的暗網(wǎng)呢?
Tor的前世今生
Tor的核心技術"洋蔥路由",是在1990年代中期由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員工,數(shù)學家保羅·西維森(Paul Syverson)和計算機科學家邁克·里德(G. Mike Reed)和大衛(wèi)·戈爾德施拉格(David Goldschlag),為保護美國情報通信而開發(fā)的軟件。之后,洋蔥路由于1997年交由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進行進一步開發(fā)。
Tor的測試版由西維森和計算機科學家羅根·丁格倫(Roger Dingledine)和尼克·馬修森(Nick Mathewson)開發(fā) ,并將其命名為"洋蔥路由項目"(The Onion Routing project,簡稱TOR項目)。這個測試版于2002年9月20日發(fā)布。次年推出首個公開發(fā)行版本。2004年8月13日,西維森、丁格倫和馬修森在第13屆USENIX安全研討會上以"Tor:第二代洋蔥路由器"為題進行演講。2004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以自由軟件許可證發(fā)布了Tor代碼,電子前哨基金會開始資助丁格倫和馬修森繼續(xù)開發(fā)。
2006年12月,丁格倫、馬修森等人成立了一個位于馬薩諸塞州的非營利組織——The Tor Project,負責維護Tor。電子前哨基金會擔任其早年的財政贊助商,Tor項目的早期贊助者還包括美國國際廣播局、新聞國際、人權觀察、劍橋大學、谷歌和荷蘭的NLnet。
此后維護Tor所需的一大部分費用由美國聯(lián)邦政府所捐助。
2014年11月,由于全球司法部門開展了一項名為"去匿名化行動"的反黑市行動,所以有推測指Tor的漏洞已被人利用。英國廣播公司引述評論指這是"技術性破解",使得司法部門可以追蹤服務器的物理位置。有關的法庭文件于次年引起人們對研究倫理及《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所保證的"不能受到無理搜查"的權利之關注,這也可能與當時稍早時候發(fā)生且針對Tor的攻擊存有關系。
2015年12月,Tor項目公司宣布聘用莎麗·斯蒂爾(Shari Steele),由她擔任新任運行董事。莎麗在這以前領導過電子前哨基金會15年之久,且在2004年使得電子前哨基金會決定為Tor的早期維護提供資金。其目標之一為增加Tor的用戶友好度,使得更多人能夠匿名地瀏覽。
2016年7月,Tor項目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集體辭任,同時成立一個由馬特·布拉澤、辛迪·科恩、加布里埃拉·科爾曼、萊納斯·諾德伯格(Linus Nordberg)、梅根·普賴斯(Megan Price)及布魯斯·施奈爾組成的新董事會。
tor早期為美國軍方使用通過加密手段來通訊的工具,后來軍用轉(zhuǎn)民用也成為了美國政府最頭疼的事(Tor的設計原意在于保障用戶的個人隱私,以及不受監(jiān)控地進行秘密通信的自由和能力。)
這些很好的解釋了這個問題,核心是"匿名",通過使用這樣的工具,從而達到這一終極目的,
這是大家平常吃的洋蔥,為什么拿這張圖呢?把洋蔥中心比作使用tor的位置,簡單來說通過一層一層的防護(它能夠在全球的ip地址中跳轉(zhuǎn))從而達到匿名或者隱身的目的。
當于每個人都帶了一個洋蔥頭盔,在這個世界里,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你干了什么。
以上對于Tor的介紹告一段落
下面來說本文章的第二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私獍稻W(wǎng)?
為什么要了解暗網(wǎng),我的答案是:如果我們不去了解邪惡,而是一味地將惡隔絕起來,那么所建立出來的善,也不會穩(wěn)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