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三年,低調的企業微信玩了次大的。12月23日,企業微信升級至3.0版本,推出解決協同效率的“會議”、“日程”等功能,內測企業成員發布客戶朋友圈、企業使用小程序進行客戶聯系等能力。一系列功能圍繞存量運營這一關鍵詞,讓企業微信與阿里釘釘的差異化更鮮明。
強調個體溝通
企業微信升級至3.0版本的同時,企業微信眾高管首次總結回顧三年歷程,并重點介紹新版功能,這種高調絕無僅有。企業微信用戶更直觀的感觸是,蘋果應用商店中,新版企業微信的功能介紹長達數頁,而之前的升級介紹僅不到一頁。
談及升級的初衷,企業微信產品總監林莉直言,是對“人即服務”的檢驗。
“人即服務”出自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2019微信公開課上,這位“微信之父”強調,當企業微信延伸到外部的時候,會產生更大價值。后續新的變化將基于理念——讓每個企業員工都成為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
新版企業微信試圖用多項功能創新,讓“人即服務”進一步具象。包括客戶聯系、客戶群、客戶朋友圈等。
具體來看,客戶聯系,企業可以使用小程序、企業支付為用戶提供專業服務;客戶群,成員可以創建包含微信用戶的客戶群,在群內進行服務,群聊人群上限提升至100人。企業可以查看并管理成員的客戶群,也可以通過群聊數據統計查看客戶群數據。
最受關注的是客戶朋友圈。基于這一功能,企業成員可發布專業內容到客戶朋友圈,幫助客戶理解產品信息,還可與客戶進行評論互動。企業也可以管理員工發出的客戶朋友圈,設置哪些員工可以使用該功能,也可以由企業統一制作要發表的內容,一鍵分發給員工和指定客戶,員工確認后就會發表到客戶的朋友圈中,還可以查看員工發表過的全部內容以及客戶互動的情況。
為了介紹新功能,林莉當天特意發布了一則客戶朋友圈進行展示。
存量運營心思
沒有拉新意圖,以上三項功能均是針對企業微信的存量運營進行升級。
但由于客戶朋友圈是微信用戶直接可見的,難免引發爭議。有觀點指出,這是微信在經營私域流量。
企業微信團隊則認為,這更多是幫助企業做好存量用戶的服務。
目前微信有11億用戶,是騰訊最核心的應用,也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量最大的應用,但微信卻不是騰訊營收的主要來源。
長久以來,微信不是沒有變現能力,卻卡在如何在連接各種能力、保證用戶體驗的基礎上變現上,具體到解決方案即怎么做存量運營。
“客戶聯系是讓微信內的流量在工具間流轉起來,是存量運營。客戶朋友圈為了進一步放大企業的聲音,讓客戶與企業之間的流量流轉,也是存量運營,說到底,就是要讓微信11億用戶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個價值可能是活躍度,也可能是變現能力”,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認為。
對于普遍用戶,更關注客戶朋友圈會否形成騷擾,企業微信此舉會否沖擊用戶體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微信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微信用戶只有添加了企業微信好友,才會看到客戶朋友圈。并且,只有一定規模和資質的企業才有內測資格”。
“對外溝通是企業微信與釘釘最大的不同,企業微信注重的是連接,注重個體,而不是解決企業運營者的需求。簡單來說,企業微信偏重外部溝通和展示,這與微信擁有用戶紅利有直接關系”,李錦清表示。
繼續協同整合
相比強化外部溝通能力,企業微信在辦公場景下的內部協同中規中矩。據悉,企業微信正式推出“效率工具”套裝,升級了“會議”、“日程”、“微文檔”、“微盤”、“指定回復”、“稍后處理”、“聊天中快捷打開”等辦公功能。
以企業微信效率工具中的“會議”功能為例,員工可隨時隨地用音頻或視頻的方式,與同事開會,最高支持25個人同時加入。在會議的過程中,用戶還可以實時演示文檔,隨時標注重點內容。
微文檔和微盤解決的是數據資產的問題。其中,“微文檔”支持多人同時協作編輯同一個文檔;共享云盤—微盤,讓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存儲空間,并支持創建共享存儲空間。用戶可以將工作文件上傳到微盤,讓文件在云端實時同步,對文件的修改會自動同步到協作者。
除了功能升級,企業微信不忘秀肌肉。
騰訊微信事業群副總裁黃鐵鳴介紹,目前企業微信覆蓋超過50個行業,服務超過250萬家真實企業,6000萬活躍用戶使用企業微信服務,超過80%的中國500強企業選擇了企業微信。
企業微信還拉來行業拓展總經理盧青偉和合作運營總經理李致峰,向行業客戶和合作伙伴“安利”了不少能力。比如向合作伙伴開放的連接微信、小程序、企業支付三項能力,以及13類390個接口、8項支持。
跳出這些系統性的輸出,業內人士注意到,在2020微信公開課PRO召開前夕,微信及微信系產品正在進行大幅度升級,先是微信圈子、微信搜索升級,緊跟著是微信改版和企業微信升級。
具體到企業微信,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這種調整與騰訊轉向產品互聯網有密切關系。
“2020年微信也需要新面貌,不僅要做好社交防守,還要打通產業互聯網,既是危機又是機會”,李錦清說。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