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常聽到留學黨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要趕due”。趕due趕due,留學黨到底在趕些什么呢?
趕due就是在趕作業。Deadline只有一個,然而作業的種類可真是花樣繁多層出不窮,考試、寫論文、做項目、準備 presentation..…在留學黨看來哪個都讓人抓耳撓腮生無可戀!我的留學就是沖鋒槍,due due due.....due due due.....
對于即將要去國外讀書的學生來說,這些作業究竟都是什么概念?今天點小路老師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留學黨的作業都有什么。
/ 留學黨常見六大作業類型 /
01-Report 報告
Report 對于國外大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筆頭作業了,通常理工科的學生在完成實驗之后也需要完成小型Report。Report對專業性的要求也是極其高的。學生往往需要閱讀和引用很多文獻。人文社科類的可能期末沒有考試,那么Report就更加重要。而工程類的學生在閱讀各種資料的同時,還需要實驗數據作為自己報告的支撐。所以Report的完成相當的耗時耗力,簡直可以說是修仙歷劫。

02-Essay 論文/作文
Essay這個單詞很多人肯定也并不陌生。在國外,人們把話題作文和論文統稱Essay。可以看做是說明文,也可以是議論文。而Essay本質上就是要給出自己的argument。定好主題,頭腦風暴積累想法并查閱資料,選擇Thesis Statement(也就是這篇文章想陳述的想法),給Essay設計結構打好框架,寫主體,寫Title, 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最后仔細的修改。以上就是完成一篇Essay的基本步驟。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登陸https://www.lunwentop.NET聯系網站客服。
好了,Essay寫完了一篇,開心,終于可以開始寫第二篇了…...
03-Group Assignment/Project小組作業
是的,這就是傳說中逼瘋中國留學生的小組作業。這個需要小組一起共同完成的作業在國外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學期沒上課都在做group assignment的日子也是常有的......這不僅讓學生很好地鞏固了課堂內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
比如說老師經常會給大家發一些案例,需要大家通過討論最后完成一場 Group Presentation。也會出現由小組共同完成一篇Report的作業。更有過學生一起合作設計一節課,最后上一堂真實的兩個小時的課程。這個時候,不僅自己要投入,隊友更是非常重要。所以這也是中國留學生常被外國同學“嫌棄”的一個作業,理由是他們覺得中國學生的英文太差,有豬隊友的嫌疑。
04-Exercise/Handout/Paper 各種做題
用中文說大概就是做題。但在國外學校里,做題應該是理工系學生的特權。老師會上傳題目在學校內部的學習系統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上傳自己的答案來完成作業。
05-Presentation 陳述演講
這種形式的作業可以說是中國留學生通常最害怕的一種形式,有些人在做Presentation之前都無法安然入睡,甚至是一遍又一遍的給自己彩排。
Presentation簡而言之就是公開的陳述演講,用10-30分鐘的時間來展示學習研究成果,學生通常需要在準備好充足的內容之后,準備好放映幻燈片或別的材料完成一場演講。口語陳述需要思路清晰的邏輯,需要有吸引力的的表達,需要精準的用詞闡述。除了這些基本的之外,充足的自信,目光接觸和豐富到位的肢體語言,以及幻燈片這種直接關乎視覺效果的材料都非常重要。好了,別說了,中國留學黨們瑟瑟發抖中…….
06-Reading 閱讀
國外的學校更加希望學生可以自己探索和研究,有自己的思維。在這個時候閱讀就非常重要,老師會布置一些針對每一節課的課后閱讀來鞏固學生的知識,同時Reading也是學生為寫Report和Essay積累素材的重要來源。特別是文史類的課程,閱讀量往往非常大。有些學校甚至會通過一些獎金、獎品來鼓勵學生多多閱讀分享讀后感。大部分學校也開設針對閱讀方面的輔導課程,專門幫助閱讀有困難的留學生。
/ 留學黨寫作業三大難點 /
很多留學黨在國內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英文還不錯,但出國以后會有一段時間懷疑自己像個“智障”或者“傻子”,要怎么跟老美比寫論文?那么到底是什么難住了我們留學黨?
難點1:語言水平問題
出國留學的同學一般都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比較自信,畢竟托福雅思成績擺在那里,甚至有的學生提前幾年就開始準備,口語標準,短文也寫得很好。但實際上,留學生作業大多都是學術論文,不僅格式要求規范,對流暢度和用詞精準性也要求很高,還有對專業詞匯的掌握。
打個比方,我們從小學習漢語,每個人的漢語水平都倍兒6,但又有幾個人敢說能寫好學術論文?所以留學生遇到的每一篇Essay都是挑戰,朋友圈里處處是吐槽掛科或者抱怨每天在查字典中度過。此外,格式與詞匯只算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及格甚至拿高分,還要考慮結構、修辭、句式等問題,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難點2:思維模式差異
由于中西方的教育差異,學生的思維方式也不同。中國留學生的執行力較強,更擅長對固定課題的研究。但歐美國家的教育中,更重視學生的辯證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然而學術寫作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需要同學們在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問、組成論點、推理、論證……論證是否充分、文章是否有邏輯性、是否體現批判性思維這些都是決定一篇論文好壞的重要依據。
很典型的一個例子,教授布置作業,并沒有固定題目,而是說“你可以寫任何你想寫的東西”,歐美本地的學生會感覺很簡單,而留學生往往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思維模式的差異還表現在教授和學生喜好的沖突。例如一篇開放性文章,你自認為寫的沒有問題,但教授卻從中看到濃厚的東方痕跡,評價顯然不會很好。這種思維的養成,往往是經過長期的學習、鍛煉,并且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養成的。這就造成了中國留學生寫作業的困難。
難點3:寫作規則了解不夠
為了方便學術交流,在教育界很多規則都制定了國際標準,但細節上仍然存在差異。就拿留學生作業來說,例如:如何引用文獻,引用的格式和規則又分為很多種,各有各的要求,實際應用起來較為麻煩,引用格式真的是個看上去簡單但操作起來讓人心煩氣躁的東西。其他的例如:參考文獻格式是什么、圖表的繪制等,都需要重新了解規則,然后通過寫作鍛煉掌握。此外,論文的選題標準、質量評價標準、重復率判斷標準等信息都不夠了解,在實際寫作時不可避免會出現錯漏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