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李宇欣
濃濃的年味兒還未散去,虎年的教育工作重點已經出爐。
2月8日,春節假期后的第二個工作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共涉及6大類35個要點。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梳理后注意到,其中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深入推進“雙減”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依然是新一年的工作重點。
- 入學:規范學籍管理,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
- 競賽:從嚴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
- 教師: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老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
- 雙減: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
- 健康: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個百分點
- 中高考:加快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
- 職教: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
那么,2022年,這些教育工作具體該怎么開展?教育部又提了哪些要求呢?
入學:
規范學籍管理
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
在家長普遍焦慮的入學問題上,《工作要點》提出,要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指導各地完善學校劃片政策。
同時,2022年還要修訂出臺學籍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學籍管理,深入做好隨遷子女就學工作,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總結推廣第一批實驗區成果,遴選建立第二批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四個月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部署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長治市、江蘇省常州市、浙江省金華市、安徽省銅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山東省諸城市等12個省市區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也是第一批試驗區,旨在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教育部官網截圖
競賽:
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
從嚴管理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活動
為進一步規范競賽管理工作、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教育部還提到,要抓好直屬機關、直屬高校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嚴格規范直屬機關“三評一賽”,清理規范直屬單位對外合作,從嚴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
從教育部2021年9月公布的名單看,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分為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和藝術體育類三大類,共36個賽事。
教育部官網截圖
家長們給娃娃報名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教育部只承認這36項!
教師:
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
老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
教育部表示,2022年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不低于4%”,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確保“兩個只增不減”(即: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同時,教育部強調,要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圖據新華網
例如,堅持優化增效、補短揚長,新增教育投入更多用于薄弱環節,新增教育支出更多用于提高教師待遇。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出臺國家層面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推動地方提高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此外,教育部還將指導各省(區、市)適時調整非義務教育階段學費(保教費)、住宿費標準,推動各地嚴格落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探索職業教育按專業大類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完善教育經費統計體系,加強財政教育投入和預算支出進度監測監督。完善教育行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全面加強校辦企業國有資產監管。
雙減:
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
高中階段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
《工作要點》強調,2022將繼續把“雙減”作為重中之重,著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導各地開展常態巡查。對隱形變異培訓加大查處力度,規范培訓收費行為,加強培訓預收費監管。
不僅如此,教育部還要指導各地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抓緊明確主管部門,體現公益屬性,實現常態化監管,防止出現新的野蠻生長。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建立全國校外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組建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拓寬社會監督渠道。
健康: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去年下降0.5%-1%
“小眼鏡”這樣看似不大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都高度重視。
《工作要點》提出,2022年一大工作目標就是——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個百分點。
早在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在近4年的努力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教育部官網截圖
2021年10月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的總體近視率53.6%,到2019年,總體近視率下降為50.2%,也就是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4個百分點。2019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到2020年底,兒童青少年的總體近視率又上升為52.7%,但跟2018年相比,還是下降了0.9個百分點。
此外,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方面,《工作要點》還提到,要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實施學校體育和體教融合改革發展行動計劃,舉辦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籌備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辦好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和晉江第18屆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
中高考:
加快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
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
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教育部提出要推進中考改革、推動各省(區、市)全面推進招生錄取綜合改革,加快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繼續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
在考試方面,《工作要點》提到要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指導有關省份因地制宜出臺改革方案并抓好組織實施。
第一批:上海、浙江;
第二批: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第三批: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
第四批: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
在考試內容上,還要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的內容體系,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考查。深入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著力選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職教: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
職校生的升學、就業道路,《工作要點》也系統進行了布局:
其一,引導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培育一批優質中職學校,實施中職、高職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支持整合優質高職資源設立一批本科層次職業學校。
其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推動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實體化運作,支持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企業實踐基地。印發新版專業簡介和一批專業教學標準。推進實施《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加強實習管理。發展中國特色學徒制,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
教育部官網截圖
其三,實施先進制造業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加強家政、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領域人才培養。積極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大力營造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