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個災難年,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相繼看到有中小學生自殺的信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想在這里對廣大家長與教師說幾句話。
首先,家長、教師都希望孩子進步,成長發展得好,將來有本領、有才干,這個想法毋庸置疑是好的,也是對的。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甚至是較為嚴重的問題,這樣會使得家長與教師都感到非常困擾。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并不是表現不好,孩子表現得很好,而且很努力,只是在某些方面沒有達到家長、教師的要求與期待而已,是家長、教師認為孩子表現不好。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家長與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都非常重要。
孩子是成長中的人,家長與教師是引導教育孩子成長的人。家長與教師如何指導孩子的成長,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出現成長問題的孩子,需要教育智慧與教育藝術。起碼不能把孩子逼到墻角,如果是這樣,往往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把孩子逼到墻角,指的是對出現問題或者犯錯的孩子不給機會,一次次撕破孩子的臉皮,不留一點尊嚴。
我曾見到一個家長,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自己的孩子拳腳相加、惡語相加,我都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我非常替孩子擔心,盡管后來沒有聽到不好的信息。有這樣一個9歲的小學生,在自殺前留了一封遺書,只寫了簡單的兩句話:一句是“ 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另一句是“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這第二句話透露出孩子是多么絕望。還有媒體報道,說一名中學生上課玩手機,班主任沒收了他的手機,他多次向班主任討要無果,到辦公室沒有找到班主任,卻把在辦公室的另外一位教師給殺了。這個學生的行為很惡劣,但有一點,班主任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是否也是把他逼到了墻角,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教育實際中,這樣的情況絕非偶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孩子自殺或者惡性傷害他人的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把孩子逼到墻角所引發的悲劇也時有發生。所以建議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智慧,不要把孩子逼到墻角。“物極必反”是中國古代哲學智慧,可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忘記了這一點。
孩子在成長中出現問題,多數情況下是各種原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在短暫時間內單一原因形成的。所以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也需要一個長期、耐心的過程,需要教育的藝術與智慧,需要教育觀念的轉變。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藝術的問題。首先,廣大家長與教師都需要學習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知識,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就是孩子,學生就是學生,他們是成長中的人,不是成人。
廣大的家長、教師,一定要多了解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出現問題的可能原因。孩子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從多個方面去思考解決問題,尤其是要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即換位思考,要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感受與想法,考慮到孩子的氣質與性格特點等,想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單純從家長、教師或者成人、教育者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時候會把孩子逼到墻角。把孩子逼到墻角,就可能引發一些惡性教育事件。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與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把孩子逼到墻角的情況。有時候也就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或者其他方面沒有達到家長、教師的要求,違背了家長、教師的要求與意愿,就要讓孩子必須承認錯誤,改正錯誤。有時候,孩子都已經改正了錯誤,而且改正得很徹底,但家長或者教師還是不滿意,揪住不放,如果這樣,一定會把孩子逼到墻角。而且有時候,孩子并沒有家長、教師想的那樣,就不好、很糟,實際上是只是家長、教師認為孩子不好、很糟,沒有達到家長或者教師的要求。孩子已經非常努力了,如果這樣,家長、教師懲罰孩子,讓孩子承認錯誤、承認不好,更是把孩子逼到墻角。即便一般的成人,也難以面對這樣的責難與懲罰,何況是孩子。在那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也是痛苦、絕望的。把孩子逼到墻角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導致孩子自傷甚至自殺,另一種是導致孩子傷害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老師。
在教育中,孩子的問題一定是教育出了問題。沒有孩子天生就有問題,就會有問題行為或者惡劣行為。不可否認,有的孩子天性頑劣,容易出現問題,但天性頑劣的孩子在良好的教育影響下也一定會成長得很好。因此,孩子出現問題時,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首先需要檢討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問題,是否恰當。當孩子出現問題,絕大多數也首先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再加上如果學校教育不當,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甚至把孩子推向極端。在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的素質-壓力模型、差別易感性模型、情境生物敏感性模型、環境敏感性模型等及其實證研究結果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王振宏)
來源: 教育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