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學習資源豐富繁雜,電子書籍、云上課堂、在線作業、一對一學英語等,讓大家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
但隨之也出現了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在學習中,我們經常只是學習,沒有深度思考。聽完課就過了,學過就忘了,只停留在【吸收知識】的階段,沒有進入【消化吸收】的階段,更別說到達【運用】階段。
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只學習,不思考。由此本文分享12句古人強調【學思并濟】的名言,希望大家注重學習要思考。
1、人之進學在于思,思則能知是與非。——朱熹《九思》
【譯文】人的學習進步在于思考,思考則能明辨是非。
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讀書之要》
【譯文】讀書的方法就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4、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
【譯文】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人的行為舉動因為思考才形成,而它卻消失在懶惰、不思考、隨和當中。
5、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法言·學行》楊雄
【譯文】通過學習去研習經典,通過思考使學問精深。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不深思則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程顥、程頤《伊川先生語十一》
【譯文】不進行深入思考,就不能在高深的道理上有所成就,不深入思考而得到的東西,很容易失去。
8、思與學不可偏廢。——曾國藩
9、學思相資。——王夫之
【譯文】學習與思考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10、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論語·子張》
【譯文】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1、子曰:“賜也!女[1]以予[2]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論語·靈公篇第十五》
【譯文】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多學而又博記的人嗎?”賜回答說:“是呀,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對呀,我只用一個最基本的思想把它貫穿起來的。”
12、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朱子讀書法《輔廣輯錄部分(上)》
【譯文】總的來說,讀書先得熟練誦讀,使書中語言皆像出于自己之口;進而精深思考,使書中文意皆像出于自我心聲,然后才能有所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