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二区_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430618.com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你最想讓孩子擁有什么品質?懂事?勇敢?學習好?孝順?......在眾多答案當中,“抗挫折能力”經常被家長所忽略,卻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抗挫折能力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稱為“逆商”,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挫折承受能力與反逆境的能力。

逆商對一個人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怎樣培養孩子的逆商?

家庭教育是人生啟蒙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在精心呵護和關愛的同時,往往忽視孩子堅強意志的培養,因而孩子越來越嬌氣,承受挫折的能力越來越差:

小手指擦破點皮就號啕大哭,哄都哄不??;因為沒有被老師表揚就不愿意上幼兒園;被小伙伴碰了一下就告狀或反擊,受不了一點兒委屈……甚至自殺的陰影也在逼近幼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1999年中國5-14歲孩子自殺率是0.8/10萬。另據研究表明,懷有自殺企圖和欲念的孩子的比率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

家庭是人生啟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雖然孩子在幼兒期經歷還淺,但也會遇到挫折,這時家長的態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將直接影響孩子對挫折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因而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正確引導和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對孩子的一生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那么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值得收藏)

 

 

如何培養挫折教育

父母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挫折教育觀念。父母只有正確理解挫折教育,才能有效地對孩子施加影響,避免誤入歧途。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學告訴我們,挫折就是人在實現目標的活動中,在環境中遇到了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的需要或動機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的緊張情緒和情感刺激,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極、頹廢,從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極對抗行為,還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造成嚴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給人以教益,使犯錯誤者認識錯誤,接受教訓;同時它能磨煉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堅強,并激勵人發憤努力,從逆境中奮起。可見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沒有,也不能太多。

有的父母只看到挫折的消極方面,擔心孩子經受挫折會吃苦,因而把孩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夸他“你好棒”、“你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什么事都是很容易做的、理所當然的,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于是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了。有的父母則一味地看到挫折的激勵效能,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競爭,人為地為孩子創設挫折的情境,故意給孩子吃點“苦頭”,拿孩子的短處與別人長處比較,說這是給孩子“挫折體驗”,讓他“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卻不知這種做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習慣性地自我否定,在真正的挫折面前喪失勇氣。

挫折教育教什么

如果父母認為挫折教育就是向孩子展示世事艱辛復雜困難的一面,就像一個故事所講的那樣:美國洛克菲勒集團創始人老約翰張開雙臂讓兒子到自己的懷抱里來,當兒子興高采烈地沖過去的時候,老約翰收回了手臂,告誡摔倒的兒子:在生活的道路上,什么都可能發生;或者認為挫折教育就是“逆境鍛煉”、“苦難教育”,告訴孩子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過逆境、苦難和坎坷的洗禮才能成為成功的人。那你們就錯了。

我們都知道要培養孩子的IQ(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和EQ(情商,EmotionalQuotient),但很少有人知道孩子在生活中也需要AQ。AQ是AdversityQuotient的英文簡稱,在我國一般被翻譯為挫折商、逆境商或逆境商數等。它是由美國心理學者保羅-史托茲(PaulG.Stoltz)在1997年首次正式提出的,用來指人們在逆境中或面對挫折產生的反應和處理能力。簡單說來它就是承受和戰勝挫折的能力?,F在,AQ越來越被引起重視,一個人的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和情商差不多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功起著決定性作用。

因此,挫折教育教給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給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和積極的態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以及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方法。

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愛彌爾》中所說的那樣:“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后怎樣保護自己,教他怎樣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巖石上也能夠生活。你勞心費力地想使他不致死去,那是枉然,他終究是要死的……所以問題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正確解讀幼兒的心理

在有了正確的挫折教育觀念之后,父母還要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就無法有的放矢地“對癥下藥”。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值得收藏)

 

 

幼兒遭受挫折的原因

幼兒有著和成人不同的心理世界,有的事情在成人眼中很小,在幼兒心中卻很大;有些成人覺得很嚴重的事情,也許并沒有在幼兒心中留下痕跡。幼兒遭受挫折既有來自外部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指來自于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庭和幼兒園的影響。

家長的文化素質、道德品質、價值觀念、教育方式、職業、閱歷,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矛盾糾紛,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的社會關系等,無不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理情緒。因而幼兒的心理挫折總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比如,親人的亡故會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傷感;父母間的沖突和婚變常常會讓幼兒孤獨恐慌、無所適從,甚至歸咎于自己;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讓孩子承受過大的壓力;父母過分溺愛或限制幼兒,施以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些都會給幼兒的心靈投下陰影,造成創傷。因此,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時,也應為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

3歲以后,幼兒園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場所。這時孩子離開父母,必須獨自面對各種問題,因而在與同伴、老師的互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例如,適應集體生活碰到困難,與同伴交往遇到障礙,學習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等等。作為父母,應該善于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與孩子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渡過各個難關。

內部原因

內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幼兒個體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等因素的阻礙和限制,使幼兒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從而成為挫折的來源。譬如,幼兒可能會因為個子矮小、不漂亮、肥胖、身體素質不佳等因素自卑和受挫。特別是幼兒自我意識尚處在初步發展時期,不能很客觀地認識自己,往往依據別人的評價來看待自己。如果他過于自信,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制訂過高的目標,一旦這些目標或期望無法達到,就可能產生強烈的挫折感。這也就是我們會發現“好孩子”和“乖孩子”往往更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因而,父母應謹慎地對孩子進行評價,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正確評價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當孩子成功時,父母應給予他積極的評價,使他充滿信心,相信成功來自自己的力量。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值得收藏)

 

 

幼兒遭受挫折之后的表現

幼兒在遭受挫折后,很難像成人那樣用言語去表達,不能自我調節控制,因而父母主動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反應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幼兒遭受挫折后會有憤怒(常常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鬧別扭)、焦慮(常常表現為焦躁不安、畏懼、莫名其妙發脾氣)、攻擊(常常表現為打人、謾罵、遷怒自己和別人)、退縮(常常表現為冷漠、幻想、依賴性強)、退化(常常表現為埋怨、優柔寡斷、自暴自棄)、固執、逃避、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表現。例如,5歲的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常會表現出尿床、吮手指、裝病不起等退化行為,想以此引起父母對自己的注意,渴望得到安慰和撫愛。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值得收藏)

 

 

幼兒挫折教育的具體方法

很多人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創設挫折情境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用不著興師動眾跋山涉水,在家就可以實施挫折教育。假日的郊游遠足,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利用身邊點滴小事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發揮榜樣作用,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挫折

幼兒善于模仿,可塑性強。如果父母受挫驚慌失措的話,孩子是不可能沉著冷靜的。因而父母應以身示教,時時處處做好孩子的榜樣,在自己遇到挫折時,應積極應對,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幼兒如何應對。父母還要注意把身邊的好榜樣及時介紹給孩子,使他們從鮮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獲得如何應對挫折的經驗。

善于與孩子溝通,共同戰勝挫折

父母平常還應注意觀察,當發現孩子遇到挫折時,首先要與幼兒溝通,鼓勵孩子傾訴,像朋友般耐心地傾聽;然后幫助其正確歸納原因,分析為什么會受挫,怎樣才能不受挫,引導他們敢于正視自己,客觀地給自己合理定位,及時改變策略。

以支持者的身份,幫助孩子重樹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緒,引導其體驗或回憶成功的經歷,從而使他們坦然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成功與挫折,真正做到在順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聲嘆氣,形成堅強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p>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值得收藏)

 

 

勞動和體育鍛煉是最好的挫折教育途徑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獨立生存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產生的情境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簡單的吃飯穿衣開始,不包辦代管,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在適當的勞動或運動中感受到“累”和“餓”,認識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務達到目標,體會成功和失敗不同的滋味,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什么是自己經過努力和學習之后才能做到的……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從認知、情感、行為等多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在認知上,讓孩子正確理解挫折,使孩子認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讓孩子切身體驗挫折,消除孩子對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為上,教會孩子掌握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從而使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勇敢堅強的人。
 

分享到:
標簽:教育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