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ChatGPT近期引發全球市場的狂歡。資本市場上,ChatGPT引起投資者高度關注,相關概念股股價紛紛“拔地而起”。
2月7日,多位受訪專家對記者表示,長期來看,ChatGPT具有廣泛的商業化前景,但短期而言,ChatGPT的商業化落地仍需較長時間,信息獲取合法性值得關注。此外,ChatGPT對上市公司暫無實際的業績貢獻,目前仍處于炒作周期中,投資者應警惕相關風險。
“ChatGPT能非常好地模擬人類聊天行為,在理解能力和交互性方面表現也更強,重塑眾多行業或場景,為AI行業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并有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今年1月底,百度(9888.HK,BIDU.O)宣布將推出類似ChatGPT的AI聊天機器人(10.790, -0.27, -2.44%)。2月7日,百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ChatGPT項目名字確定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線前的沖刺。
2月7日,國內搜索引擎頭部企業三六零(8.820, 0.80, 9.98%)(601360.SH)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計劃盡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demo版產品。
此外,天娛數科(6.220, 0.10, 1.63%)(維權)(002354.SZ)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依托“MetaSurfing-元享智能云平臺”,通過調用ChatGPT接口,并與自身多模態智能驅動算法進行緊密的智能化結合,從而升級虛擬數字人(8.790, -0.01, -0.11%)語言理解、多輪回復等“生成式交互”能力。
漢王科技(34.140, 1.51, 4.63%)(002362.SZ)表示,公司目前形成了包括多模式識別、智能人機交互、自然語言理解NLP、智能視頻分析等人工智能產業鏈關鍵技術,而ChatGPT正是NLP領域前沿成果之一。
海天瑞聲(169.300, 11.30, 7.15%)(688787.SH)在近期公告中稱,其專注于為包括AI技術公司在內的AI產業鏈各類機構提供算法模型開發訓練所需的專業數據集。
云從科技(34.000, 1.50, 4.62%)(688327.SH)披露的一份機構調研記錄顯示,公司研究團隊從2020年開始,已陸續在NLP、OCR、機器視覺、語音等多個領域開展預訓練大模型的實踐并持續加大投入,沿襲ChatGPT的范式。
ChatGPT熱度不減,二級市場上,海外相關概念股率先啟動,美股英偉達今年以來漲幅逾44%,市值達到5251億美元;百度美股今年以來漲幅近25%,港股漲幅逾45%。
春節假期結束后,A股相關ChatGPT概念股一度強勢上漲。云從科技、海天瑞聲相繼實現股價翻番,漢王科技走出了“七連板”的行情。
截至2月7日收盤,ChatGPT概念股整體維持強勢,板塊內再掀漲停潮。其中,除了“七連板”的漢王科技,神思電子(25.680, -1.42, -5.24%)(300479.SZ)、天娛數科、三六零、視覺中國(17.450, -1.03, -5.57%)(000681.SZ)等十余只個股漲停,壹網壹創(32.410, -1.27, -3.77%)(300792.SZ)、光云科技(13.380, -1.02, -7.08%)(688365.SH)、神州泰岳(6.070, -0.14, -2.25%)(300002.SZ)漲超10%。
在資金追逐的背后,海天瑞聲、云從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股價異常波動公告,均表示目前尚未與OpenAI開展合作,后者的ChatGPT的產品和服務尚未給公司帶來業務收入。
多位受訪專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ChatGPT商業化落地仍需較長時間,對上市公司還沒有實際的業績貢獻,目前仍處于炒作周期中,投資者應警惕相關風險。
“從維護市值的角度而言,短期炒作ChatGPT概念符合上市公司的一般邏輯。但長期來看則需要結合應用場景解決產品開發與服務構建,以及商業模式的落地實施問題,后者需要長期投入與培育以及市場推廣。”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
郭濤對記者表示,ChatGPT目前還尚處于發展的早期探索階段,存在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不成熟、算法模型不完善、理解能力不足、回答問題不夠靈活和對語料庫依賴過多、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及技術倫理挑戰等突出問題,距離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當前ChatGPT、AIGC相關概念已經出現泡沫化現象,相關概念股股價大漲、初創企業估值虛高,隨著ChatGPT相關概念熱度升溫,行業投資者、創業者以及相關從業者需要警惕風險。”郭濤進一步指出。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亦表示,ChatGPT在國內的商業化應用還沒有清晰路徑,相關企業推出類似應用,在短期內對于股價有提振效果,長期來看卻未必對自身業務有顯著帶動作用。建議企業應踏實進行相關基礎性研發,提高核心競爭力,后續推出可落地的商業化產品,這才是更有意義的。
另外,洛克資本合伙人馬統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相關公司若能得到國內監管部門的認可,推出ChatGPT應用,還要解決信息獲取的合法性問題。
“海外ChatGPT的應用中,人工智能自動搜集全球數據信息,但我國對搜集獲取海外特定敏感信息以及用戶的回復內容是有政策限制的,這點是否會影響中文AIGC的效果,需要驗證,這也是應用的最大難度。”馬統娟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