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飄綠”迷霧,信心和機會在哪里?
10月10日,A股市場迎來了節后的首個交易日。今日三大指數小幅高開,隨后呈現震蕩下行態勢。午后盤中持續走弱,上證指數正式擊穿3000點整數位關口——這也是自4月底強勁上攻以來的首次失守。
多位基金人士受訪時表示,市場持續調整,一方面是市場對國內外的宏觀經濟有一定的擔憂;另一方面,稀缺的景氣賽道在連續大漲后,投資者對未來需求和格局的持續性分歧日益增大。不過,隨著國內持續的穩經濟政策出臺的利好因素影響,市場有望企穩回升,在此背景下,在市場下跌中值得布局一些結構性的成長方向。
滬指跌破3000點
經過長達9天的休市后,剛剛結束月線三連陰的A股市場并未提振,仍繼續前期走勢。10日開盤,三大指數集體小幅高開,隨后步入震蕩回落,上證指數最低探至3001.14點,距整數關口僅咫尺之遙,此時“3000點保衛戰”再度打響。
下午1點20分左右,上證指數盤中擊穿3000點支撐位后加速下探。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974.15?點,單日下跌1.66%;深證成指下跌2.38%至10522.12?點,創業板指跌2.3%至2236.24?點。三大指數的年內跌幅分別擴至18.29%、29.18%、32.7%。
上證指數10月10日盤中表現
數據來源:Wind
板塊方面,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6個行業“飄綠”。其中,食品飲料、電子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4.7%、4.3%;而農林牧漁、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業及房地產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35%、1.06%、0.5%、0.29%、0.05%。
在主題行業中,半導體指數以-5.38%領跌,136只成分股僅3只收正。中微公司、華海清科、芯源微、瀾起科技、長光華芯等12只個股跌超10%。
而能源股和農業股雙雙發力,前者有準油股份、貝肯能源等強勢漲停,后者則有曉鳴股份、益生股份、永安林業等漲?;驖q超10%,還有多只個股漲幅超8%。
整體而言,兩市個股跌多漲少。Wind數據顯示,市場共有840家上漲,3996家下跌,平盤有108家;其中,有35家漲停,65家跌停。兩市全天成交6289億元,北向資金則逆勢凈買入14.31億元。
港股方面,主要指數均延續近日跌勢,繼續低位運行。截至港股收盤,香港恒生指數下挫超500點至17216.66點,單日下跌2.95%;恒生科技指數報收3398.88點,下跌3.98%。其中,比亞迪電子、泡泡瑪特等多只港股跌幅超10%。
內外因素擾動
對于市場在節后首日的低迷表現,華夏基金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國慶假日期間海外市場波動劇烈,歐美股市反彈后再度出現大幅跳水,全球金融市場的整體形勢難言樂觀,對節后A股的風險偏好并沒有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
其次,長假期間國內疫情呈現多點散發的上升趨勢,消費數據總體平淡,短期引發對經濟復蘇節奏的顧慮;此外,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管制新規對國內半導體行業制裁加碼,同時海外半導體巨頭業績大幅下滑,對市場情緒影響較大。
“近期市場有持續調整,主要在于市場對國內外的宏觀經濟有一定的擔心。”平安基金基金經理薛冀穎對第一財經指出,因為海外通脹超預期,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情況下,美歐等國家進入衰退的概率大幅增加。
他對記者表示,國內消費相關數據讓市場對經濟的擔心也在加大,因此與宏觀經濟相關的板塊表現大多不佳,另外最近跟宏觀經濟相關性較低的成長板塊調整的原因主要在于前期超額收益較大,資金結構相對擁擠,一些資金選擇了兌現。
在薛冀穎看來,“往后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出現衰退的跡象,預計美聯儲加息力度會逐漸減弱,另外隨著國內持續的穩經濟政策出臺,市場有望企穩回升,在此背景下,在市場下跌中值得布局一些結構性的成長方向”。
布局時機臨近?
市場的持續回調,不僅考驗投資者的風險容忍度,也對未來的布局方向造成困擾。不少投資者也在跌宕起伏中開始思考:市場還會繼續下挫嗎?在當前市場中,是否會蘊含著較多的投資機會?又有哪些可以提升投資體驗的選擇?
對此,華夏基金表示,在當前時點,雖然投資者心態謹慎,但仍建議不要過度悲觀,目前市場估值較低,安全邊際較高,當前的風險因素終將逐漸減退,A股經過大幅調整后已經進入配置區間,政策環境一旦轉暖會出現有力的反彈。
“今年投資者的損失相對來講可能超出預期。”寶盈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朱建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市場大漲不是常態,非理性大跌也不是常態,建議投資者采用長期投資的策略。
朱建明進一步表示:“今年整個市場調整幅度較大的背景下,市場情緒非常低落,現在市場上非常悲觀的預期已經基本上反映在股價里。如果看接下來六個月到一年維度的投資機會,我認為四季度是布局的好時機。”
他認為,環境極值的狀態不會維持特別久。目前市場總體是弱勢震蕩的狀態,如果需要打破這些格局,所有的因素都需要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
談及具體的行業機會,朱建明直言,比較有投資價值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制造等行道。
“從長期投資的視角來看,投資的本源是投企業價值的成長,我更愿意用行道來代替賽道,因為賽道有人贏,有人輸,而好的行道是可以誕生出一大批優質的公司。”他認為,新材料是中國未來趕超的一個重要方向;新能源是近幾年中國有著非常確定的產業優勢,同時需求空間也是比較清晰的一個行道;而新制造跟整個景氣周期以及成長方向密切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