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養老問題日益嚴峻,養老產品的前景變得越來越廣闊。而銀行作為理財產品的主要發行者之一,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大蛋糕,在推出養老理財后,又要推出養老儲蓄。那么,養老儲蓄是什么?它跟養老理財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養老儲蓄?
養老儲蓄其實就是儲蓄存款的一種,大致上與普通的定期存款差不多。它跟定期存款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期限比較長。
去銀行存過定期存款的人就應該比較清楚,普通的定期存款,期限最長的就是5年,雖然定期存款可以存5年以上,但必須得分多期存才行。
而養老儲蓄的期限,最短期限都是5年的,最長期限可達20年。說不定等以后產品線完善了,還會有更長期限的。
正是因為期限比較長,所以它才更符合養老的目標。如果期限較短,說不定還沒存到養老要用的時候,錢就已經被用光了。
另外,由于養老儲蓄的期限更長,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利息也應該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否則對大多數儲戶來說可能就沒什么吸引力。當然,具體的利息以推出養老儲蓄的銀行公布的利息為準。
因此,在養老儲蓄出現后,銀行存款不僅能打破5年存期的上限,而且還有望在利息上有所提升。
那么,銀行的養老儲蓄跟其推出的養老理財又有什么區別呢?
養老儲蓄跟養老理財的區別是什么?
首先,就是收益不同。養老儲蓄算是存款的一種,是保本保息的產品,而養老理財屬于理財產品,是非保本保息的產品。
養老儲蓄不但不會讓投資者出現虧損,而且還能拿到一個固定的利息。養老理財的收益卻是浮動的,甚至不排除有虧損的可能。當然,在收益較好時,養老理財的收益也會比養老儲蓄高。
其次,風險等級不同。養老儲蓄因為有保本保息的特性,所以屬于低風險產品。而養老理財則是中低風險甚至中風險的產品。
再次,就是流動性不同。養老儲蓄作為一種存款,就應該可以提前支取。而且養老儲蓄還可以分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即便是還沒到期也能把錢取出,所以流動性相對較高。
而養老理財一般來說,不到期限是不能把錢取出的,所以流動性也要差一些。
最后,就是發行主體的不同。養老儲蓄是由銀行本行推出的,銀行本行對產品負責。而銀行養老理財一般是由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的,其收益和風險都是由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
此外,在產品期限上也有所不同。養老理財的期限大多是5年的,最多為10年的,而養老儲蓄大多是5年以上的,最長可長達20年。
可見,養老理財和養老儲蓄都是養老產品,但其實有很大區別,想要買養老儲蓄的人,未必看得上養老理財,反過來也是。
那么,大家覺得養老儲蓄值不值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