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時鐘,如下圖,可以為我們指示時間。在投資界也有一個時鐘,是指導不同環境下配置不同類型的資產——就是“美林時鐘”。
“美林時鐘”是由國際知名投行美林證券,在研究了美國1973年到2004年這30年間的歷史數據之后,于2004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資產配置理論。
要明白這個時鐘的原理,先簡單了解2個宏觀經濟指標——GDP和CPI。
GDP,就是經濟生產總值,全稱是Gross DomesticProduct,表示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之一。
CPI,就是通脹,全稱是ConsumerPrice Index,表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宏觀經濟研究非常深奧,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暫且用GDP代表經濟增長率,用CPI代表通貨膨脹率。
一般來說,這兩個指標具有正相關性,GDP上升,CPI也會上升;GDP下降,CPI也會下降。但CPI的變化會滯后于GDP的變化。
(注:經濟上用時滯表示這種滯后性,在用統計學工具進行實證檢驗時,一般都會有公式處理。)
根據GDP和CPI兩個指標的高低變化,可以將經濟周期分成4個階段——復蘇期、過熱期、滯脹期、衰退期。
在不同的階段,股票、商品、現金和債券等資產的表現也不同。當經濟在四個階段順序循環時,投資品種也會進行相應的輪動。
下面是美林時鐘的示意圖:(在之前文章 你跌你的,我漲我的(10.21牛少)已經提過了)
根據GDP和CPI的動態變化,我們可以將講經濟周期分為復蘇期、過熱期、滯脹期、衰退期這4個階段,接下來具體闡釋一下:
第一階段:經濟復蘇期
GDP上行、CPI下行,這一階段最佳資產選擇是股票,其次是債券、現金,最后是商品(房地產、鋼鐵和農產品期貨、現貨等)。
這是市場公認的最好時光,復蘇期由于經濟會持續增長,股票或股票基金將帶來更好的回報。同時由于貨幣環境寬松,債券的表現一般也不錯。
第二階段:經濟過熱期
(記得今年二三季度嗎)
GDP上行、CPI也上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商品(或者說是炒周期票),其次是股票、現金,最后是債券。
經濟持續增長之后進入過熱期,此時一般處于牛市末期,可以持有股票但要注意拐點的到來。
第三階段:經濟滯脹期
(是不是像當下?)
GDP下行,CPI上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現金,其次是商品、債券,最后是股票。
滯脹期進行資產配置的策略是“現金為王”,經濟不景氣股票與其他證券表現都較低迷,配置大額存單、貨幣基金等是較穩妥的選擇。(經濟學的“現金”,不是真的拿生活中的現金)
此前,一直提示大家控制倉位。也是基于經濟表現,預判經濟會走弱。控制倉位,就控制了風險。
第四階段:經濟衰退期
GDP下行,CPI也下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債券,其次是現金、股票,最后是商品。
經濟低迷,物價回落,股市機會不多,同時由于貨幣政策趨于寬松,債券表現最為突出。
以上四個階段會像與鐘表一樣,順時針方向循環往復,這就是美林時鐘。
美林時鐘所展示的大類資產輪動規律,指導我們在經濟周期變換中把握趨勢獲利。順勢而為,才能昌盛。
但要注意,因為我們的經濟周期階段切換過快,美林時鐘被戲稱為“美林電風扇”。因此我們在具體投資中可以參考美林時鐘,要結合實際情況。
因為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沖擊,國家開始大幅減稅降費,向私營企業提供長期低息貸款,保護了很多企業,也讓我國成為唯一避免經濟萎縮的主要經濟體。
這兩年,股市也迎來了一波結構性牛市。但最近會發現,周圍的人不管是去做按揭貸款,還是去做抵押貸款,都是很難獲得貸款。特別是fang地產shui改革時點提上日程……你品。。。
此前多篇文章,我都說了央媽在收緊流動性。房di產的一些列緊鑼密鼓的動作,更加佐證了國家貨幣政策在收緊,簡單說,就是以后市場上的錢要減少了(這間接說明我們的經濟很可能在轉向滯脹)。
理解經濟,才能正確把握板塊、公司和個股。科班教育,我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也見過民間股神,不是說只有我的模式對,只是給大家分享我的思考邏輯。
牛少倉位:3成
市場情緒:涼
關注方向:銀行、證券、地產、白酒、醫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