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問
今年還剩最后兩個多月,哪些行業機會能大一點?消費回調了這么久,可以買了嗎?
今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轉眼只剩兩個多月了。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無論前三個季度賺沒賺錢,現在的投資者都各有各的糾結:賺了錢的會擔心,未來還能漲嗎?還虧著的也嘀咕,啥時候才輪到我漲呢?
其實歸根結底,大家的糾結都源自于一個問題:市場接下來會怎么走,我該關注哪些行業?
后市展望
從多家券商的研報來看,總結下來,現在機構們有個觀點是比較一致的,也就是:
下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有所加大,A股在今年剩下的時間里,全面大漲估計不太可能,大概率還是延續結構性行情。
在具體的投資主線上,科技、新能源、大金融、消費、基建等是研報中提得比較多的關鍵詞,以幾家機構為例:
- 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認為,A股暫時無系統性風險,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低估值+內需穩增長”,如風電、建筑、券商;二是“低估值+供需缺口延續”,如電解鋁、水泥;三是多輪驅動的新能源鏈條(鋰礦/鋰電材料)、光伏(硅料)。
- 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認為,今年前9個月里,春節前市場保持去年龍頭行情的慣性,節后至3月底市場調整,3月底至7月,新能源汽車漲幅居前,7月再迎調整,7月底至今,資源股漲幅領先,這是今年的前兩股風。
展望未來,年內第三股風正來臨,市場風格將更加均衡。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地產政策有望改善。風正吹向低估的大金融和基建相關制造。新一輪上漲蓄勢待發中,可考慮均衡配置硬科技、大金融、基建相關制造。
- 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認為,成長板塊經歷了4月起持續的上漲后,可能需要把控節奏;消費相關板塊經歷下跌后處在穩定期,但消費數據偏弱或壓制整體表現;原材料板塊前期大漲也透支較多預期,近期也出現放量回落的現象。
在政策方向明晰前,市場風格可能仍將較為糾結,控節奏、穩收益可能是當前的重點。建議在領先與落后的板塊均衡配置:
1、高景氣、中國具備競爭力或正在壯大的產業鏈:比如,電動車產業鏈、光伏、科技硬件與軟件、半導體、部分制造業資本品等。
2、泛消費行業:關注日常用品、家電、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及醫療器械、輕工家居等領域。
四季度應如何配置基金?
總的來說,機構基本都建議后市要注意板塊之間的均衡配置。投資者可以在控制整體倉位的基礎上,做相對均衡的配置。
在倉位方面,對于平衡型投資者而言,50%左右是比較適中的;對于進取型客戶而言,可以增加到70%左右;如果是穩健型的,降低到30%左右也足夠了。
在行業配置方面,綜合機構研報的觀點,大家可以兼顧高成長、泛消費、低估值等方向,比如,持有高成長板塊較多的投資者,就可以適度增加低估值、泛消費等方面的配置。
如果以上風格的品種均已有持倉,但又有新資金想配置的話,也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一些FOF產品或投顧產品。
風險提示:《廣發投資進化論》欄目由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員工撰寫,內容引用信息來自公開資料,我們力求但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請讀者僅作參考,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欄目所載觀點、結論及意見僅代表在報告發布時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廣發基金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與交易決策依據。對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賴本欄目內容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欄目內容版權僅為廣發基金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廣發基金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