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化交易好不好?2015年股災被稱禍首之一
量化交易其實在A股市場,就一直反復出現這個詞,但真正震驚到市場的是2015年A股股災被介的俄羅斯人的伊世頓。伊世頓在A股期貨市場操縱案。
2017年6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對伊世頓公司以操縱期貨市場罪判處罰金人民幣3億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3.893億元。

新華社此前報道,伊世頓總經理高燕、業務拓展經理梁澤中以及華鑫期貨公司技術總監金文獻等犯罪嫌疑人用約700萬啟動資金,利用高頻交易在期貨市場獲利高達20多億元。
上海市一中院經審理查明,伊世頓公司此次非法獲利為人民幣3.893億余元,相對而言減少了很多,據此推測,剩下的16億是合法所得?!拋開案件不說,其實當時帶個市場已被這收益率給嚇到了。
后面的事,你會有些想不到。量化交易看似違規,但又有合法預期。因為收益中有部分是違法,部分又是不明確,有些默認合法。
此事件后,資本市場的量化交易概念開始活躍起來,近兩年量化基金就開始爆發了,不過量化基金最火的卻是私募市場,公募基金卻未聽到較出名的產品。對于量化交易合規方面,其實也存在較不確定性的地方,這獲取是公募基金發行相關產品受關注度較少及業績不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量化交易模型特點
在國際市場,高頻交易策略、CTA、市場中性、期現套利、阿爾法策略等各類量化投資模型,其中某些量化交易模型在歐美國家已經被禁止。
量化交易是什么鬼,其實策略也是很易懂的,即是高頻報價操作模式,與常見的市場操作模式相似,只是有些不同,就是它是機構,比人為手動的快,更為隱蔽,更不好定性和發現。有些是發現了,但不好定性。整體操縱股價是違法的,但定性是一個問題。
如伊世頓案件,通過境外團隊研發的高頻程序化交易軟件,遠程植入伊世頓公司托管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服務器,通過自動批量、快速下單,申報價格明顯偏離市場最新價格,實現包括自買自賣在內的大量高頻交易,并利用保證金杠桿比例等交易規則,以較小的資金投入反復開倉平倉,以此操縱股指期貨價格,非法獲利高達20多億元。
這種影響股價的報價玩法,其實跟大家所看到當前市場中不時出現的操縱手法是一樣的,區別只是一個是機構,一個是人。一個報價快而多,一個是報價慢而大易被發現更好定性。
同時通過利用市場規則,利用跨市套利等手段,更加的隱蔽更難定性。總之這是比快,沒什么深奧的。
三、量化交易在A股的影響
近期A股出現了2輪連續交易成交過萬億的場景。國慶后成交額整體快速降溫,有市場預期,量化基金是不是有事了,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整體成交額快速下降,從節前天天過萬億,甚至逼近2萬億相比,現在出現連續下降走勢,前兩天是逼近萬億,今天不足9000億了。明天會否再降,這就不知道了,整體明天周四,常規更弱的窗口,預期仍降。當然,如果不是,那也有可能重新上萬億。
量化交易在A股的影響。主要是規則影響,我們是T+1,國際是T+0,國際大部分市場也是對量化交易 有所限制,雖然美國號稱量化交易近7成,但美股是雙向交易,市場較為發達,對沖較為密切的預期,量化交易有所控制條件下,影響是可控的。而我們現在T+1,還是有些不確定因素,或者說沒有可借鑒的市場。影響如何,這些不確定因素,與市場撲風捉影等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如一個板塊,開始出現集體跌停了, 又會產生各種預期。這些不宜過度點評。但如果量化交易是以薅羊毛存在,我認為這是要提防的,利用技術優勢不對等影響,一般不利市場健康。
阿爾法狗(谷歌人機大戰機器人AlphaGo) 都做不到的事,量化交易卻做到了?這是不可能的,量化交易只是通過將本來不合規的手段,細化后讓市場沒法定性它是否違法。如都是打架,司法介入了與沒介入是不一樣的。時機也是一個問題,如社交軟件,案例如微博。短文社區先火起來的是叫飯否,但運氣不好,碰到違規的事被停了,后面行業起來了,其它平臺搞微博就起來了。同這次股災的量化交易一樣,這個量化交易違法了,但后面卻有一群量化交易起來了,哪個違法?你自己定吧。這也是一個市場漏洞。
對于當前量化交易好不好,合規不合規,這個……我也不知道。
(風險提醒:以上觀點不作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簡單學之資本密碼》著者。私.募基金經理、財經評論員,東方財富10大財富號,新浪10大財經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