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韭菜是一茬一茬的割不盡,只不過割的鐮刀換不同把而已。總以為自己躲過了那把鐮刀,其實躲不過那一把菜刀。當年的股票、基金,、黃金、白銀、期貨,現在的理財投資無非都是收智商稅的一個噱頭而已。靜下心來想一下,你何能何德,人家賺錢的好法子,為什么會告訴你呢?你是他親爹還是親兒。如果你能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接下來的內容你也無需看了。
雖然你無需看了,但是我還需要講講,因為今天又在公眾號里面看到一篇理財的推文發現非常有誘惑力,非常有欺騙性,感覺不投點錢進去就錯過了整個世界。你不看完搞不好也錯過了點什么。接下來就給大家揭秘一下這個割韭菜的套路。
第1招:“你有病。”
這個專業術語叫做“抓住用戶的痛點”,如果抓不住用戶的痛點,你說老半天用戶不能夠跟你產生共鳴,你都是在自說自話,沒有人會跟著往下走的,這個痛點一定要抓的廣,抓的新,抓的準,抓的你心癢癢。回想一下,你每次心甘情愿地掏錢包,不都是被人家抓住了痛點。
接下來看一下截圖里面的文字,你不得不佩服文案人員的功底之深啊。
好方案勝過好產品
一句話,“只是沒有錢的日子,比死更難受”,扎得你的心在流血,哀嚎不已!哭天喊地!
在你絕望的邊緣給你一絲生的希望,你會發現他對你有多好!
真有我對我這么好?
什么?來自農村,29歲,財富自由?他的出身不如我,才華不如我,聰明不如我,都能夠實現財務自由,沒有幾百萬幾千萬,上億談什么財富自由?那我豈不是比他要強100倍1萬倍?那我跟他學不“財富自由”也起碼“財富自由”的平方?
此時話外音幫你旁白一下,“沒騙你,老師的確是實現了財富自由,但不見得是用教你的方法實現的”
第二招,我有藥
接下來,給你講一個詳實的案例,足以打動你。無非原來怎么怎么樣,經過老師的點拔后又怎么怎么樣,一個精彩的逆龔的故事,你都不由得佩服老師的功力之深,感嘆為什么不早點認識老師。
第三招,藥很好
雖然我有藥,但是你還是會擔心藥效,如何就下來給你來點專業的證明。關于投資理財,不扯到巴菲特你怎么知道我專業呢?不普及復利知識,你怎么知道我厲害呢?不秀我取得的一堆榮譽證書,你怎么知道我高大上呢?
復利是所有投資理財的人都會談到,感覺是一個很專業很高大上的一個東西,但實際上就是利滾利的問題。對于普通人而言,你沒有大本錢,又沒有高的利率,所謂的“滾雪球”,就是空談。
看起來好有道理哦
看完老師的分析,我覺得好有道理耶。我只要咬咬牙,每個月存1500,我是不是就從此告別手頭拮據的生活,走上白富美的人生呢。老師,我就缺你帶帶我了。
可是不對呀,如果我40歲的時候把錢提出來做孩子的教育費用以后,50歲還有養老費不?50歲養老費花了,60歲還能環游世界嗎?
再說了,而今的中國,到哪能找到投資回報率是10%左右的項目?幾年前央行行長易綱就說了“如果你看到一個投資機會,他告訴你又保本,又有一個兩位數的收益,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問一問,它投什么項目才能夠有這樣的結果。“,樓繼偉也說:” “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我覺得吧,他們兩位都沒有那個老師專業。
最后,我記得愛因斯坦沒有說過,“復利是這個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其實這句是魯迅說的。
第4招:很優惠
多么誠懇的價格,我即將財富自由的人還差這點錢嗎?
看完上面的心動了有沒有?行動的,有沒有。今天不要998,也不要98,只要9.8。9.8 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一杯奶茶的價格就能夠讓你財富滾雪球,還等啥呢?等韭菜開花啊?
后話
這些年朋友圈也好,公眾號也好也好,一波波的割韭菜的,一方面說明韭菜足夠多,另一方面說明做這種事獲益良多。作為普通人,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我們自己的大腦。
寫完了,不知你看完了沒?麻煩點個贊,留句話再走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