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二区_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430618.com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銀行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轉而關注風險更高、但卻可能獲得更多收益的理財產品,當中不乏一些中老年人。但在購買這樣的產品前,要先接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險測評,以評估投資者可以購買多高風險等級的產品。

然而記者發現,一些普通投資者,如果憑心進行風險測評,其結果很可能買不到心儀的理財產品,因此在做測評時會故意往“高”了填選。但是,一些“血淋淋”的判例提醒著我們,如果未如實填寫或隨意填寫風險測評,導致測評結果超過實際風險承受能力,一旦造成無法承受的損失,投資者會因此導致維權不利,最終可能要風險自擔!

記者體驗

風險測評會影響投資者能否購買到心儀理財產品

為了感受風險測評等級與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之間的關系,記者在某銀行網銀客戶端進行了風險測評體驗。

測評問卷列出了17道單選題,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情況對諸如期望的投資回報、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投資經驗、投資態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投資損失等問題作出回答。測評結果分為五檔,依照抗風險能力由低到高排序依次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進取型,分別對應著5個風險等級的理財或基金產品。由于銀行大多有風險等級匹配的限制,該結果將影響投資者能否購買到心儀的理財產品。

記者根據自身情況用相對謹慎的態度作答,比如投資經驗勾選了“參與過股票、基金等產品的交易”一項,投資態度勾選了“愿意為此承擔有限的本金損失”,所能承受的最大投資損失勾選了“10%-30%”等。盡管所選答案皆非最保守的一項,但評估結果仍被判定為最末一檔的保守型,只能購買最低風險等級PR1或R1的理財或基金產品。

這一等級的產品收益率如何呢?在對該銀行推出的各類理財產品大致瀏覽后記者發現,一款起存金額1萬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最高為2.1%。而一款PR1等級的、投資期限為188天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僅在1.55%-2.90%之間,與1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差異不大。此等級理財產品基本為保本型,但選擇余地不大。

相比之下,稍微吸引人一些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在3.0%或4.0%以上的非保本型理財類產品,風險等級基本上都在PR3及PR3以上,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的風險測評結果,至少要被判定為第三檔的平衡型才有資格購買這樣等級的產品。同樣,要想在包括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等更多的基金類產品中做選擇,也至少要達到平衡型才可以。

為了能購買一款投資期限為49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35%、“風險適中”的PR3等級的理財產品,記者在該銀行網銀客戶端重新進行了風險測評,在某些問題的回答上,不得不特意去勾選更高一檔的選項,如此評估結果才達到了平衡型。

記者調查

不如實填寫致測評結果超出實際承受能力,一旦損失不利維權

正因風險測評結果會限制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選擇,導致現實生活中,一些投資者在進行風險測評時不得不有意迎合。

具備一些理財經驗、家住朝陽區的66歲的張阿姨就有過類似的體驗。“如果依照我自己的意愿選擇,抗風險能力肯定是最低一檔,預期利率稍微高一些的理財產品我都買不了,所以回答問題時只能往高了填,那些保本的產品利率又太低。”張阿姨坦言,她能承受的最大本金損失最多也就是10%以內,“當然,依照我的意愿,收益可以沒有,但最好不要虧本。”

記者注意到,在某銀行的網絡論壇中,還有人詢問“如何填寫風險測評”?回答者則建議“填最瘋狂的選項”,并強調,“這不是申請信用卡,不牽扯虛假資料”,“不買那么高風險的就沒事”。

然而,北京朝陽法院法官助理周劍彬卻告訴記者,這種操作雖然可以買到預期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相對的也要承擔可能發生的本金損失的風險。

因為,如果投資者未如實填寫或隨意填寫風險測評,導致測評結果超過投資者的實際風險承受能力,從而選擇了自己不能承受的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一旦發生投資損失,投資者會因此導致維權不利,最終可能要風險自擔。

“這很可能是部分投資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投資者難以承受的結果,因為往往他們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對于風險并沒有足夠的預估。”周劍彬說。

典型案例

買100萬虧損47萬男子起訴銀行,法院判決風險自負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青島市中院有一判例,一位64歲的老人起訴某銀行,因其聽從理財經理韋某的推薦,購買了一款高風險等級的股票型基金,造成了47萬元的本金損失。

老人自稱,他一再跟韋某強調,自己堅決不做證券類和房地產類的投資,韋某也保證為他選購穩健型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他在一些材料上先簽了字,然后由韋某進行填寫,他未仔細看內容,便投資218萬元放心購買了該款基金產品。然而,因市場突然熔斷,導致該款基金產品虧損嚴重。

銀行出具的證據中就包括一份有老人簽字的風險承受度評估報告,其中的勾選項顯示,其家庭年收入為50萬-100萬元。但老人拿出銀行卡收入明細稱,自己實際退休月收入只有2500元,年收入不足3萬元,評估報告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盡管老人還向法庭出具了事后與韋某的電話錄音,以證實他曾多次向韋某強調過自己的投資意愿,且法院根據銀行的舉證情況也認定,該銀行未能充分盡到風險揭示義務。但是,鑒于老人之前有過一次購買投資范圍為股票投資的信托理財產品的經驗,且法院認為老人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知曉風險承受度評估事關其適合購買哪些理財產品的評定。其簽字行為,可視為對評估報告填寫內容的認可并同意銀行向其推介與測評結果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因此,青島市中院終審酌情判決老人自行承擔70%的投資損失。

此外,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顯示,北京法院也有過類似的判例。一位程先生自稱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誘導下,購買了100萬元理財產品,且沒有進行風險評估,導致其本金損失47萬余元。他稱事后才知,這款產品實則是股票型基金,且為銀行代銷第三方發行。然而,法院審理查明,程先生曾通過該銀行網銀進行過風險評估,結果為A5激進型,且在評估有效期內。而涉案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為R5,屬于其可承受的范圍,而且程先生此前有過購買該風險等級理財產品的經驗。最終,法院判決程先生風險自負,駁回其訴請。

周劍彬提醒投資者:風險測評是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當的理財產品的第一步,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及真實情況如實填寫,避免自己無法承受的損失出現。

維權指引

若產品風險等級超出測評風險等級,投資者可積極維權

不過,司法實踐中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投資者在理財產品發生虧損后發現,其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與其風險測評結果不匹配,超出了測評結果應當承受的風險范圍。周劍彬表示,這個時候,普通投資者可以積極選擇維權。從以往判例來看,這種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可以獲得賠償,而且獲得賠償的比例很高。

還是北京法院的判例,一位王女士在某銀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購買了96.6萬元的理財產品。半年多后,當王女士希望將理財產品贖回時,被銀行告知該產品發生了虧損,此時她才注意到,自己購買的并非保本型理財產品,而是屬于“較高風險”等級的股票型基金,且為銀行代銷的第三方產品。贖回時,王女士虧損了57萬余元。

為挽回損失,王女士將銀行訴至法院。法院查明,王女士的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其為穩健型投資者,與具有“較高風險”等級的股票型基金并不匹配。法院認為,銀行向王女士主動推介了風險較大、經評估不適宜購買的理財產品,且未按照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由王女士書面確認系自己主動要求了解和購買該產品,存在重大過錯。且銀行未向王女士說明涉案基金的運作方式和風險情況,其推介行為存在明顯不當。結合王女士的過往投資經驗,法院最終判決銀行賠償王女士全部57萬余元損失,并賠償相應利息。

不過周劍彬亦提醒,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銀行可以免責。《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規定,若賣方機構能夠舉證證明,根據金融消費者的既往投資經驗、受教育程度等事實,適當性義務的違反并未影響金融消費者作出自主決定,金融機構可以免責。

一位張女士在風險測評中,被評估為4R增長型投資者,卻在理財經理的推薦下,通過手機銀行購買了140萬元、風險等級為5R的股票型基金,超過了其被評估的風險承擔等級。因該基金虧損高達91萬元,張女士將銀行訴至法院。

根據張女士的既往投資經驗,法院判定張女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應具備高于普通投資者的理財經驗。且被告銀行表示,手機銀行基金購買流程中設置有超越風險等級提醒,如客戶堅持購買,點擊確認才能進入下一步購買程序。結合被告銀行已在手機銀行中載明了投資風險的提醒,法院最終駁回了張女士的全部賠償訴求。

分享到:
標簽:測評 風險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