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方贏,真業心學創始人,企業跨越式發展理論之父,曾擔任大型實業企業總裁,出版著作《企業超速成長》《跨越式戰略》,第四屆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
難以成功的人,大多數都有這10個習慣:
01
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或考慮自己多、考慮別人少
記得早些年,我大學畢業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母親跟我講過的一番話:做人有私心是正常的,但要做到“前半夜想著自己,后半夜想著別人”。
在后來的生活與工作中,我發現要實踐與做到我母親的要求,很不容易。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常常不知不覺就滑到“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或考慮自己多、考慮別人少”的狀態。
“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或考慮自己多、考慮別人少”有以下多種表現:
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換位思考。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不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且不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不愿意承擔責任,不能夠盡到義務。
攬功推過。有了成績就沾沾自喜,歸功于自己而忽略團隊和公司的力量;有了錯誤,就不愿意承擔責任,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與批評,還責怪抱怨別人。
犧牲公司的利益,做濫好人。
沒有遠見與投資意識。只做了一點點應該做的事情就總覺得吃虧,覺得自己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就抱怨和攀比,斤斤計較,不愿意主動付出。
以上這些行為,雖一時爽,但最終會帶來“因果報應”,自己還是要吃虧的。
02
“不可能”思維
很多人習慣于在熟悉的環境做熟悉的事情,做條件已經具備的事情,沒有開創與革新及競爭精神。面對難一點、高一點、新一點的目標,他們的口頭禪總是“不可能”。
03
目標意識弱
目標意識弱,表現在:做事時目標不明確,目標不完整與不全面,目標沒有抓住本質,關注過程甚于關注結果。
目標意識弱的人,并沒偷懶,但事情總做不好。
04
拖延,不會自我計劃管理
造成拖延的,可能有多種不同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養成自我計劃管理的習慣。
事先沒想明白怎么做事,沒有安排好完成時間與進度時間,不注重輕重緩急調整,只憑心情與感覺做事,那肯定是各種瞎忙,要事經常拖延。
這里講的計劃,不是隨意的計劃而是要求有一個系統,包括:長遠計劃、短期計劃、每日時間計劃等三個部分。
05
憑感覺辦事
憑感覺辦事的人,凡事不習慣立規矩,不習慣講規矩,怎么方便怎么來,做事馬虎,不細心。
人們常講,細節決定成敗。憑感覺辦事的人,就常常疏于細節。
06
淺嘗輒止,輕易放棄
這種人缺乏抗壓能力,遇到生活或工作難題、挫折的第一反應是逃避,第二反應是抱怨。
愛迪生曾說過:最接近成功的方式,是失敗了就再試一次。
成功者并非比別人聰明與運氣好,而是能做到屢敗屢戰,不達目的不罷休。
07
負面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及其環境中,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負面思維者只盯著不好的一面,忽略好的一面,因此常常使自己煩惱與悲觀抑郁,失去樂觀熱情與士氣。有的人還常向周邊的人抱怨,不斷傳遞著負能量,讓人反感。
負面思維的有害之處,一是減弱積極工作與生活的動力,降低效率;二是影響潛力的發揮,使人變笨;三是使人失去活在當下的美好感覺,浪費生命。
08
自以為是,不好學習,不愛思考
有些人在學習中或做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問,自以為是地繼續一個人悶頭干活。這也是不好學習的表現。
這種人也不愛思考。什么叫不愛思考?就是說,不愿意或不會自己把零散的知識專業化地整合起來,不愿意或不會自己找答案,不愿意或不會進行批判性思維。
09
重復犯錯,不知道復盤
完成每個階段性任務后,應該復盤總結一下,看看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原因是什么,短板在哪里,以后怎么改進。
而有些人不是這樣的,他們不復盤,不吸取教訓,不改正缺點。所以他們常常重復犯錯,難得進步。
一個人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犯點錯誤并不可怕,但最怕的就是同樣的錯誤再三重演,這會讓朋友、合作者、顧客或領導不放心你,不信任你,覺得你不靠譜,而你也因此會失去很多成長與發展的機會。
10
得過且過
一個人最大的壞習慣,是放任自己,得過且過,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胸無大志,沒有做人與事業的理想、追求,沉陷于低級“舒適區”不能自拔。
只要“得過且過”壞習慣還存在,以上其它毛病是難以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