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人民幣購買力越來越弱,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央行要將每年的通脹率控制在3%,這也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因為,國內經濟稍有下行,我們就要貨幣寬松。而且,國內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等都是要耗用大量的資金,這都是推動通貨膨脹的隱患。如果我國經濟是靠消費來拉動,那我國的通貨膨脹肯定要比現在還要好一些。
縱觀古今中外,普通民眾要想跑贏通脹,為了使自己的血汗錢不再發毛,又是何等的艱難。不過,專家們還是開出了抗通脹的藥方,無外乎就是買黃金、買房子、買糧食這三種手段。實際上,買黃金也的確能對抗通脹,有這樣一個傳說:上世紀初,1盎司黃金可以在英國倫敦購買1套上等的西服,而現在你還可以用1盎司黃金的價格購買同樣的西服,可見黃金的抗通脹的能力。但實際上,買黃金抗通脹這是鬼話,因為黃金的定價權牢牢被華爾街控制,如果你在高位購買黃金,不要說抗通脹,就連資產不縮水都很難。
還有買房子能抗通脹,這二十年來,買房子確實是穩賺不賠,也是對抗通脹的利器。不過,現在房價相當于股市的6124點的高位,風險自然是很大的。自從2017-2018年開始,買房根本抗不了通脹,環京樓市房價下跌了40%至70%不等。去年舟山小伙聽說鶴崗房價只有3萬元,就跑到鶴崗買房,結果8個月后2.2萬元割肉出逃,買房抗通脹的神話這是過去,但并不屬于未來。就算你所在的城市房價沒有下跌,但房貸利率也要在5%左右,這意味著房價至少要漲15%以上才能抗通脹,實際上即使是大城市,房價也不可能出現如此大漲了。
還有人認為囤積大量糧食就可以對抗通脹,這其實是一個大笑話,一個是糧食被國家管控,價格根本沒有上漲的空間。普通百姓稍微在家中放個幾袋大米也無可厚非,但是要大量囤積,那需要多少糧食啊!另一個是大量的糧食儲藏起來也比較麻煩。長期放在不透氣、不通風,且潮濕的環境中,糧食很容易變質,糧食不易長期保存。
面對通貨膨脹,普通百姓雖然應對手段不多,但也要與之爭斗一番,這樣抗通脹總比不抗要強一些:一個是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如果你有100萬,如何才能戰勝通脹呢?拿出50萬進行無風險投資,比如購買一些國債、大額存單,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另外拿出一半錢,購買一些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等風險相對較高一些的投資產品,通過專家理財,獲得較高的回報。
另一個是,如果你覺得現在股市、樓市都處于高位,那就把現金都放在銀行里面,做大額存單,專等將來股價、房價下跌來抄歷史性大底。因為將來房價和股價泡沫總歸會破裂的,你可以既抄底A股市場,又抄底房地產市場,這樣可以把握一輩子才有幾次的人生機會。不過持有大量現金放在銀行里面,準備抄底樓市和股市大底的,這是需要有一定的判斷力和執行力的。這種事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要想對抗通脹是有難度的。最好的辦法是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平時想用點什么不要太刻薄自己,有些年輕人可通過吃光用光的方式來對抗通脹。而對于有一些積蓄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多元化資產配置,把財產分成不同風險品種進行投資,這樣可以分散風險,并獲得滿意的回報率。當然,你也可以把錢都存在大額存單里,等到將來股市、樓市都跌得差不多了,再去抄歷史大底,不過這是需要有一定魄力的,并不是人人都敢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