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費支出應該是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都會有的一項支出費用吧!員工餐、客戶招待餐費、食堂菜品采購費用等,都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內容。在討論餐費的涉稅規范前,先捋清公司餐費的組成和票據規范:
除了農貿市場等無法取得發票的情況外,餐費報銷票據要求上一般均需要取得發票,憑票報銷。
增值稅規范
日常的食堂菜品采購費用屬于用于集體福利購進貨物、服務。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情形。
而對于員工憑票報銷餐費、食堂承包費用、定期結算訂餐費用等情形,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的旅客運輸服務、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中的“餐飲服務”。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企業所得稅規范
企業所得稅扣除規范分析需結合餐費實質來判斷:
1.員工日常餐費:1)公司自營食堂;2)食堂外包;3)與外部餐廳簽訂長期訂餐外送協議,定期結算餐費三項均屬于福利費性質款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文件第三條“關于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注:若食堂招待客戶等外部人員,應將餐費結轉至業務招待費。
福利費可按照實際支出金額占工資薪金支出的14%的限額內進行稅前扣除。
2.餐費補貼、誤餐補助、差旅費補助
屬于無票補貼款,作為工資薪金,全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3.其他
員工非日常就餐費用,如出差期間,會議期間,工會活動期間,招待客戶期間等特殊情
況發生的餐費支出等,根據具體業務實質進行不同的賬務處理,同時,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金額也會也所不同。
具體所得稅扣除規范和會計處理詳見本專題《會計處理需謹慎,報銷稅收有風險!》
個人所得稅規范
工資薪金性質的的餐費補貼、誤餐補助、加班補貼、差旅伙食費補貼等無票補貼性質,還需要考慮個稅問題。值得說明的是誤餐補助,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
(二)下列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
1.獨生子女補貼;
2.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
3.托兒補助費;
4.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文件明確指出差旅費津貼和誤餐補助不征個人所得稅。但企業實際操作并非如此,稅務局未明確提出報銷補貼金額規定,為了避免個稅稅收風險,有的企業一股腦兒全額進行個稅計征。考慮個稅計稅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下誤餐補助: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誤餐補助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規定:誤餐補助是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對于每餐餐費標準,小編看到各地財政局發布有關黨政機關加班(值班)誤餐報銷上限標準,如鄂州、十堰、孝感三地為每人每餐40元,荊州為每人每餐30元。建議公司報銷制度可結合當地的一些規定口徑,將誤餐補助報銷規范及報銷金額上限等具體細節記入員工管理制度中,同時根據實際發生情況進行個別補助。但如果是公司全員享受的誤餐補助及以誤餐補助名義發放的工資性質款項,均應如實申報個稅。
差旅伙食費個稅繳納規范可參考財政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大部分地區對中央單位出差人員補貼上限規定為每人每天100元。不規范的差旅伙食費需繳納個稅,具體詳見本專題《差旅伙食費補貼新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