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這樣形容教育工作者:“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在在線教育行業,有這樣一批或因為教育理想、或源于熱愛,亦或因為兒時求學的不易,選擇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他們的存在,將知識之光撒向更加遙遠、偏僻的山區,加速了教育普惠的腳步。
趙瀟飛,作業幫S級教師,便是其中的一員。
圖:教過的學生來探望趙瀟飛
背后的故事:從復式課堂到在線教育
畢業于山東大學的趙瀟飛,已經從業八年,是最早一批投身于在線教育行業的“老教師”。當被問及為何選擇了在線教育行業時,趙瀟飛說:“大概是從小耳濡目染吧,我媽是一名村小的語文老師,而且是我們省的復式課堂學科帶頭人。”所謂“復式課堂”是指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個班里,由同一個老師教不同的課,老師在給一個年級講課時,便讓其他年級的學生做作業或復習的模式。
趙瀟飛回憶道,幼時由于家鄉的小學只有母親一位老師,每天她都要準備好幾個年級的課程,上課時,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自控力較弱,母親還要時不時地停下來維持課堂紀律。
擁擠的桌椅、斑駁的墻壁,母親由于長時間講課而嘶啞的嗓音、孩子們稚嫩卻充滿朝氣的朗讀聲……這樣的上課場景一直深深印在趙瀟飛的記憶里,“我選擇在線教育這個行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通過公司的平臺,為教育普惠盡一份綿薄之力”。
“四有課堂”:為學生打造沉浸式上課體驗
如今,趙瀟飛已先后教過300多萬名學員,在課堂上,學生們親切地稱呼他為“飛哥”。“相較于趙老師,我更喜歡學生稱呼我為飛哥,這代表著學生對我的認可和接納,把我當成自己人,我非常愿意跟學生成為朋友。”趙瀟飛說。
趙瀟飛一直致力于打造“有目標、有邏輯、有設計、有意思”的課堂教學環境。趙瀟飛的學生把他的教學風格形容為:“他的課堂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風細雨,他很少用有趣的網絡熱詞或者流行梗去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但是他一開口,便會讓你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一堂課聽完了,知識點也在潛意識中記牢了”。
學生對于飛哥課堂的評價截圖示例
獨創755化學教學體系:助力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除此之外,趙瀟飛還是一個孜孜不倦的創新者,除了上課之外,他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教學方法。從業八年里,趙瀟飛不僅獨創了“755”化學教學體系,還打造出飛哥大招口訣、答題模板、原創坑題、手寫筆記等多種極具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讓他的學員受益匪淺。
部分學生成績報喜截圖
談及為何致力于打造“755”化學教學體系和學習大招時,趙瀟飛表示:“我一直很推崇這樣的學習理論——好的學習方式是先將書讀厚,再變薄。初三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要把書變薄的階段,因為他們面臨中考的壓力,不僅要學習新知識,還要復習初中階段所有學科的全部知識點,學習強度非常大。我將初中化學的323個知識點,總結歸納為7種物質、5個理論、5種題型,100%覆蓋中考題型,這樣學生們便能快速掌握、吃透化學的知識點,事半功倍”。
趙瀟飛另一個備受學生們喜愛的特點是他的原創坑題:“我喜歡自己編題,在出題的過程中我會把各種易錯點、重難點內容綜合進同一道題里,這樣學生們每學會了一道題,便能同時掌握N個考試易錯點,快速高效”。
趙瀟飛特別強調:“每個模塊的學習方法是不一樣的,學生們在做題時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關于溶解度曲線的題,其實就是“文字游戲”,考察學生的審題能力,趙瀟飛便會用原創多選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這類題;推斷題的重點在于“熟能生巧”,趙瀟飛便會通過“c位法”“萬箭穿心法”等大招口訣,來幫助學生吃透這個知識點,“這種類型的題,吃透后靠“直覺”就能答對”。
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提升成績,每年中考結束后,趙瀟飛都會開啟長達四五個月的瘋狂刷題,他會將全國各地的100多套中考試卷收集起來,親自做一遍,然后歸納總結其中的共性知識點、重難點、特色題型等,以便在接下來的班課中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高效學習。
教育普惠:讓這塊屏閃爍在遠方每個角落
從2020年開始,趙瀟飛開始帶提分班。提分班的學員很多來自四五線城市以及偏遠山區、農村,“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學習積極性不高,缺少自信。我會有意識的鼓勵他們,然后從最簡單的知識點開始講起,先幫學生們將書本中的知識點捋順、理解,然后再傳授做題技巧。”趙瀟飛每次上課前都會為這些學生加油鼓勁。
偏遠地區的孩子們由于當地教育資源有限,導致很多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環境方面,跟一二線城市的學生存在差距,尤其是化學、物理這類需要實驗的科目,普遍基礎薄弱。對此,趙瀟飛所在的作業幫,通過不斷開拓下沉市場,將便捷的線上教育管道鋪設到五六線小城市、村小……從而讓這些地方的學生們,通過屏幕享受到與一二線城市學生一樣的優質教育。
“我喜歡上課,我將在這個行業做到教不動的那天”,趙瀟飛說。
在趙瀟飛的提分班里,一堂課通常有接近4000名學生,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山東等發達地區的,也有來自川藏等偏遠地區的學生。趙瀟飛經常會收到來自學生們的感謝微信,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學生黃梓翰。他所在的學校教學資源十分匱瘠,三個初三班只有一個化學老師,由于老師精力有限,沒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進度,他經常處于老師講完之后半懂半不懂的狀態。后來在飛哥的幫助下,黃梓翰的化學升級穩步上升,不僅蟬聯學校化學考試的年級第一名,更是在中考時考取了化學62分的成績(滿分65分)。
作為第一批在線教育老師,八年里趙瀟飛見證了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在線教育的恩澤,“這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未來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體驗到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