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一下基本面吧,我特別喜歡聊基本面,我也很喜歡調研公司,我分享一些我多年以來調研公司的心得吧。
我說的這個基本面不是簡單的財務數據,而是一家企業真正的質量。財務數據是結果,企業的質量才是因,一家好企業總能產生好的財務數據,而不是好的財務數據造就了一家好企業,這個是本質,所以大家選股票應該看見的是一家企業真正的內在,財務數據只是最后的結論,如果你足夠了解一家企業的話,我相信你可以提前預判大概的財務數據。
我認為企業最終的一切都將落實到產品上面,產品就像企業這顆大樹結出的果實。我們或許很難把企業的一點一滴都了解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從企業的產品上面一葉知秋。
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些我調研企業產品的一些心得,字數有限,我就拿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和思路來說一說,大家了解這個思路就好。
比如說我最喜歡的兩個行業,影視和食品行業,這兩個行業是我經常關注的行業,我18歲以前的時間基本上在看電影,18歲以后的時間基本上在看股票,豆瓣上面7分以上的電影我基本都看過,所以我很了解這個行業,并且我最近5年來每天都會看電影票房的數據,所以我很容易把握影視行業的大概景氣度和一部電影在還沒上映前我就能通過導演,投資,演員這些數據里面大概估算出票房,這導致了我可以把握影視行業的業績水準,這就是對產品的熟悉帶來的對企業業績的熟悉,電影就是產品。一家經常拍爛片的公司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代表是企業文化有大問題。
再來說食品行業,我在買入食品行業之前必須自己嘗一嘗,試一試,好不好吃,好不好喝,好不好用,然后看看網上朋友們的看法,這個太重要了,食品不好吃業績能好嗎?比如上市的一家麥片公司,我就深度的感受了一下他們公司的麥片,之前的食用油上市公司,我也買了他們的明星產品感受,包括對比了各家乳制品上市公司,我最少喝過50種以上不同的酸奶,等等都是。我必須自己感受了,然后綜合大家的感覺我才能確定業績的方向,也從產品中感受到公司的綜合水平。
也有很多不好調研的公司,比如之前我投資的機械行業,我總不能去藍翔學一學挖掘機然后自己去每個品牌的挖掘機都開一遍吧,這個我就要從專業人士的口中調研,首先百度他們的官網,看看他們公司的明星產品和公司大致的發展情況,然后把他們公司的全部明星產品都搜索一遍,看看用戶體驗,互聯網真的是個好東西,挖掘機的各種型號也可以找到各種用戶群,這個和各種汽車群一樣,他們才是最懂這款產品的人,我們需要聆聽他們的建議。
官網真的是個好東西,不僅僅可以從更新的速度和文章的質量看出公司的用心,還可以從官網的美化程度看出公司的品味,還可以了解最新上市的產品,和拳頭產品,可以看出公司的大事記,這些很重要。
當然專業的網站也很重要,比如我還有一個很喜歡的行業,汽車行業,有時候單單看官網是不夠的,因為汽車太多了,我需要看更多專業的汽車網站,看看各種汽車網站的綜合評價和每輛車的綜合評分,大家對每個企業的感受,車友的喜好程度,還需要看看國外那些汽車發燒友對高端車型的評估,這些太重要了,每一款熱門的車型很可能會拯救一個企業,你可以從爆款產品中發現業績的爆發點,其他企業也一樣。
業績中的財務數據是很容易造假的,但是永遠記住產品的質量和口碑永遠騙不了你,這是我對基本面的看法,我永遠相信產品。產品夠硬,業績不會不好。比如很多公司會在海外搞一些名字很夸張的投資公司,很可能就是造假,產品根本沒有,沒有人了解,沒有用過,甚至公司都不存在。你在投資股票之前一定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了解這個公司的產品嗎?
我如果要投資一家牙刷公司,我就會買了他們公司很多牙刷。我必須了解他們公司的產品,這是我的習慣。技術面脫離了基本面就是虛擬的交易游戲,你玩到最后會輸的很慘,唯有基本面才能讓你真實的接觸公司的狀況。
這就要說到股王茅臺,茅臺不僅僅是靠業績和分紅漲上去的,而是產品的護城河,只要茅臺一天不被替代,他就可以永遠活下去,因為你換一個醬香型白酒,消費者不買賬,這就是產品的特殊性造就了酒行業可以經久不衰成為大白馬。
還有一些很難調研的公司我們就要花一些功夫來調研了,比如科技行業,為什么很多投資大師不喜歡科技行業,因為科技行業產品虛,你真的很難評估,科技公司都是巨頭打敗所有其他人,但巨頭又很容易死,這導致科技行業很容易換老大,用戶不在意用哪家公司的科技產品,只需要更好用的產品,這就像手機,電腦,我相信大家不會單純的看品牌,而是看用的感覺和性價比。
還有一些特殊機械或者專用設備行業,有點冷門,有點偏門,導致大家很難去理解他們的產品,就比如說我這種普通人我,我怎么去評估一款化學產品是否真的好用?
我怎么去評估一款專用于加工或者某個零件制造的企業,我怎么去體驗他們的產品?我的做法是先了解這個行業,比如化學產品,我就要從頭去了解這個產品用了什么領域,是干什么用的,然后找到這個產品的上下游,比如我之前關注的一家農業公司,我就去了解了究竟是什么農業,什么地方的人在用,有多少競爭對手,國外領先我們多少,然后我開始在專門賣農藥的網站去搜索銷量和評分,看專業人士的說法,也看看一些普通人可以發帖的網站,看看用戶真實的體驗,再看看專業網站的市場占有率。
特殊機械也一樣,因為這些產品離我們太遠,所以很難調研,但是這種行業我喜歡,因為業績難調研到才導致估值通常低估,很多基金經理也很懶,就復制公司自己的說法,但有些企業很老實,不喜歡吹牛,老老實實的做產品,所以你表面上看不到什么消息,但是有時候突然業績就很好,這就是機會,我喜歡偏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有估值差,就像茅臺格力,其實被大家調研的太多了,估值都高估,最多跌到合理,但是偏門的產品公司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底細,這個時候你花點功夫調研一下,如果遇上熊市,那么估值會非常便宜,一旦以后牛市來臨,業績變好,會有好幾倍的估值差,這個還僅僅是估值差,也就是說漲到合理估值就翻了好幾倍,然后加上技術圖形和牛市可以輕松翻5-10倍,這就是黑馬股的投資方法。
大盤指數很重要,技術走勢也很重要,但是這些都不如真正了解一家企業重要,賺一倍需要這些技術,賺10倍就需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了,不然你怎么敢投資一家大幅下跌又不出名的公司?就算買到了反彈一點點就跑了,你敢拿到10倍?這需要真正的了解產品,了解公司。
我今天講的是真正的投資,比那些技術,分析一些報表重要的多,大家如果真的想靠投資賺錢,而不是在股市賭博,那就要多思考思考我這篇文章的深意,多想想什么是投資,幾根線真的是投資?
投資有時候就在你身邊,你總是視而不見,總是脫離生活去投資,總是用簡單的一些所謂的技術去分析投資,永遠不要忘記一家企業的未來才是所有技術的根,只要產品好,就有人買,買了就會漲,漲了技術圖形自然就好了,不是好公司造就了好圖形,而是好圖形造就了好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