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工信部“部長信箱”留言詢問是否有eSIM技術推廣計劃。工信部回復表示,“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及智能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后擴大eSIM技術應用范圍”。

這種不用手機開槽插卡,直接集成在手機內部的eSIM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優勢?未來會完全取代SIM卡嗎?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問:eSIM是什么?
答:eSIM其實就是電子化的SIM卡,是一個數據文件,可通過網絡下載到移動終端。有了它,各種電子終端就能連接上網,接撥電話、發短信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無異。
問:與傳統SIM卡相比,eSIM有什么優勢?
答:傳統SIM卡在使用中會出現需要換卡、剪卡等易磨損的情況,使用壽命短,且占用設備物理空間。相比之下,eSIM在多個屬性上都表現出色,包括配置、尺寸、靈活性、安全性、客戶體驗等。例如,高度集成的eSIM方案,能夠解決SIM卡槽占用大量手機空間的難題;并且,eSIM的抗震性、耐高溫、可靠性更強,更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再例如,eSIM為用戶省去了前往營業廳的開卡手續,可以自由地“空中激活”。另外,使用eSIM還能輕松實現雙卡雙待。
問:未來eSIM會完全取代SIM卡嗎?
答:目前未有確切結論。有分析稱,短時間內,eSIM不會完全取代實體SIM卡。但也有觀點認為,eSIM恐怕會在手機市場上產生巨大影響。
也有研報指出,eSIM在物聯網領域發展迅速,但手機端仍需多方合力。尤其目前作為偏存量消費級市場,手機側的eSIM政策推進相較于物聯網應用,仍需政策與產業多方協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