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顯示面板,除了 LCD 和 OLED 尚有一些爭議之外(其實隨著近些年 LCD產品逐漸邊緣化,OLED 的優勢越來越明顯),OLED 陣營內的三六九等早就很明確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三星之外皆“螻蟻”,而三星 AMOLED 當中首選 E3 材料。那么問題來了,給你一只手機,怎么判斷它是不是三星 E3 呢?
STEP 1
判斷是不是三星
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只要吃過這兩年的華為瓜都略知一二,就是拿一個 100 倍或者更大的顯微鏡,看像素排列,典型的三星 AMOLED 如下圖,紅綠藍像素數量比為 1:2:1,綠像素占采用網格化布局,每兩個綠像素之間用紅色或者藍色隔開,而紅藍像素接近方形。
目前除了一個特例即黑鯊 3 Pro(是京東方)之外,其他手機只要滿足這種排列方式,都是三星出品。
當然如果沒有顯微鏡的話,你也可以通過錯誤報告來尋找相關的記錄,比如Samsung、sm 字樣或者三星驅動 IC 的型號,只是目前有不少手機不好直接查詢。
STEP 2
判斷是不是 E3
這就相對難一些,因為從排列上看不出來。那怎么辦呢?想想 E3 除了名稱之外,到底比此前的 E1 E2 強在哪,就有眉目了。
E3 主要的顯性改進在兩方面,一是亮度整體都有明顯提高,但拿到單個產品上表現會有所浮動;二是藍光方面的改進,波長會有些紅移,對于危險區的規避更好。
所以方法也就來了。找一臺光譜儀或者光度計,測量一下顯示白色時的光譜構成,如果藍光波峰的波長比較高,就是 E3 啦。當然具體的值會隨著儀器本身的誤差浮動,比如我常用的 OHSP 便攜式光譜儀測到的波長會小一些,E3 的藍光波峰約在 457nm,非 E3 通常在 452-453nm。
如果你用的是光度計,可以通過 DisplayCAL 的色度儀校正功能生成光譜文件并查看(但下圖示例不是 DisplayCAL 的手筆)。測量結果可能會有些浮動,比如實驗室的美能達 CS2000A,E3 通常在 460nm,非 E3 是 455nm,可見相對前面的光譜儀有 3nm 左右的整體紅移,考慮到我們需要做的是判斷是否為 E3,因此這些誤差實際并不礙事。
當然都是 E3,面板的實際表現也是參差不齊的,接下來的判斷標準就是激發亮度了,越高越好,亮度計和校色儀都可以勝任。
以上方法基本完備,當然我知道各位想說什么,畢竟多數人是沒有這些儀器的,那怎么辦呢?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啦。
可以找一些能檢測手機對 HDR 支持的工具,比如 DRM Info(新版本),或者那位眾所周知的 404 開發者給出的“檢測分辨率”應用皆可,就目前的經驗來說,如果顯示支持 HDR 10+ 的話,就說明是 E3。
這里要加兩點注釋:
? 目前高通平臺的樣本數夠多,也符合這一規律,聯發科平臺似乎也一樣,海思平臺樣本嚴重不足,先不作數;
? 這里的 HDR 10+ 和廠商宣傳的 HDR 10+ 認證不同,過了 HDR 10+ 認證的機型未必會顯示 HDR 10+,而且不顯示的例子很多,比如一加 7 Pro 就沒有,所以不要大驚小怪。
以上就是目前判斷一臺手機是否是三星 E3 AMOLED 面板的方法,當然更多情況下其實用不上這些,畢竟三星和 E3 都是賣點,廠商們通常會有意宣傳的,如果需要你自己動手來證實,那多半不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