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小程序中數幣付款界面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付樂 冉學東 北京報道
3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數字人民幣App“錢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再度擴容,微信成為了繼支付寶之后第二家支持數字人民幣錢包快付功能的支付平臺,支持在微信部分小程序等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
近日,網絡有觀點表示:“用戶在微信小程序等場景支付時,可以選擇用數幣錢包支付,包括使用支付寶數幣錢包支付。”
《華夏時報》記者實操發現,微信小程序中可用數幣錢包進行支付,但尚無法判定具體為哪一平臺。
3月8日,博通分析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付款方式界面上看到的只是個人綁定數字人民幣的第二層商業銀行,包括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這兩家互聯網銀行。“很多人理解的是,能直接綁定支付寶賬戶并未實現,網商銀行是銀行,和三方支付機構性質不同。”他表示。
擴容
根據介紹,開通微信支付錢包快付功能時,用戶需授權將微信綁定手機號同步對應的數字人民幣錢包運營機構,以確保數字人民幣錢包手機號與微信綁定手機號一致。開通成功后即可在微信應用內向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付款。


開通錢包快付的微信賬號界面
記者實操后發現,用戶可先點擊數字人民幣APP“錢包快付管理”中的“微信支付”,選擇已經開通的任一數字錢包,然后再打開最新版本的微信APP綁定手機號、確認開通。

限額調整界面
開通后,系統設置了一定支付限額。記者APP顯示為單筆支付限額為2000元,日累計支付限額為5000元,用戶也可以對限額進行調整。
APP相關介紹稱,目前可通過微信APP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支付,已支持在微信部分小程序等場景下使用。記者嘗試了在京東、麥當勞、京喜等微信小程序,均可選擇數字人民幣支付。
“微信支付加入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將推動數字人民幣的普及速度,進一步降低數字人民幣的使用門檻。”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既是數字人民幣試點逐步發展成熟的必然趨勢,也能夠為未來其他支付平臺的接入形成示范效應。同時對于微信支付的用戶而言能夠豐富支付體驗,而對于商戶來說,同樣能夠擁有更多支付選擇。
截至目前,數字人民幣“錢包快付管理”中可開通的商戶平臺已有106家,包括美團、順豐、愛奇藝攜程、蘇寧易購等等,涵蓋衣食住行多個生活場景;可開通支付平臺目前為支付寶、微信兩家。
蘇筱芮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覆蓋的場景類型已十分豐富,但支付平臺中能夠接入數字人民幣的商戶數量還比較有限,多為平臺自營商戶或者是規模較大的連鎖型商戶。如何進一步拓展小微商戶,使得數字人民幣觸達更多小微場景還需嘗試。
此次新增微信支付錢包快付功能,與去年支付寶接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類似。2022年12月,支付寶接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支持用戶在支付寶服務的平臺和場景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如淘寶、天貓超市、盒馬等。
微信小程序這類消費場景,用戶體量大,通過微信支付接入數字人民幣,對于小程序商戶來說,是效率和成本上的提升。
數字人民幣APP“錢包快付”由“子錢包支付”更名而來,分為商戶平臺支和付平臺,商戶平臺是指用戶開通某商戶的錢包快付功能,完成綁定后便可在商戶APP中選擇數字人民幣進行支付。而支付平臺目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
“正常情況下,有資質的三方支付機構應該都會被納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只是看接口調試過程是否順利。”王蓬博表示。
提速
如今,微信支付、支付寶兩大支付平臺雙雙加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對于數字人民幣試點來說意義非凡。
王蓬博表示:“我個人認為這屬于規劃正常落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作為擁有絕對數量用戶規模的兩大支付機構,從最開始數字人民幣推廣的規劃中就應該會被納入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數字人民幣的本質是數字化的法幣,增加微信支付渠道一定是雙贏的結果,有利于數字人民幣進一步在C端用戶中推廣使用。”
當下,數字人民幣試點逐步擴容,已經形成了特有的發展路徑,應用場景也從消費場景擴展到金融場景,并開始進行中小微企業貸款、代發工資等場景。
一方面,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持續“上新”,并于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場景結合,逐步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正積極申請及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制定了清晰的發展戰略。
“目前的場景已經很多,未來更多地是看如何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數字人民幣普及使用。”王蓬博表示,數字人民幣試點進行到現階段,已經從單純的場景和用戶拓展轉入到制度建設層面,未來還應進一步考慮如何對數字人民幣進行發行管理,從制度上為數字人民幣長期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他建議,后續推廣中建議要考慮如何更好更充分地發揮數字人民幣獨有特征,側重與更容易發揮數字人民幣特性的場景緊密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