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旺
出品 | 鋅產業(公眾號:xinchanye2021)
2021年10月14日,HTC發布了一款輕量級VR眼鏡——VIVE Flow。
相較于當時動輒幾百克的VR眼鏡(VR一體機),這款產品僅有189克,因此也成了當時追求輕量化的VR眼鏡的一個新高度。
除了輕量化,相較于此前HTC發布的其他VR眼鏡,VIVE Flow還有另一個獨特之處——支持手機操控和手機投屏。
也正是基于這一預設功能,一年后,HTC發布了一款「元宇宙手機」。
01 HTC的元宇宙大旗
說起來,HTC也曾是那個智能手機群雄逐鹿年代的一名悍將。
HTC,早年間曾作為戴爾、惠普等PC頂流代工廠默默耕耘十余載,在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生態崛起時,把握住了時機,成為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安卓生態的廠商。
第一款安卓系統手機HTC G1在2008年一經發布,僅在預售階段就賣出了150萬部,成為當時谷歌與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第一次交鋒的冷兵器。
此后,HTC更是在手機行業從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的窗口期一騎絕塵,在2011年最輝煌的時候一度與蘋果并駕齊驅,甚至在2011年Q3,在當時還是智能手機最大市場的美國單季度就賣出了570萬臺,超過了蘋果的460萬部。
但隨后與蘋果、三星的專利大戰讓HTC忙得焦頭爛額,最終在2017年將部分手機團隊打包賣給了谷歌,從此淡出智能手機市場,轉而押注VR。
或許是有了在智能手機領域摸爬滾打那幾年的前車之鑒,轉向VR后,HTC既做硬件、也做軟件,很早就搭建起了一整套VR生態,也是這樣的VR生態讓HTC和它的掌門人王雪紅在第一波VR熱潮中再度走上了人生顛覆。
不過,當時盯著這一市場的不只有HTC,索尼、谷歌在早年間就已布局,Facebook更是花巨資買來了當時業內頗負盛名的VR團隊Oculus。
因此,HTC在VR領域的優勢沒能持續多久,尤其在Oculus被收購后,HTC的市場份額開始一再遭受擠壓。
據Steam平臺在2021年12月公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使用Oculus Quest 2的用戶占達到比近40%,而使用HTC Vive的用戶占比僅剩8.26%。
要知道,在2016年的那波VR熱潮中,HTC也曾獨占過30%以上的市場份額,如今已是輝煌不再。
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更名Meta,彼時,這一操作被不少業內人士解讀為Facebook搶占元宇宙認知入口的一個瘋狂舉動。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為整個VR行業帶來了第二春,卻也讓Facebook再次成為HTC在元宇宙這條路上一個繞不開的勁敵。
Facebook和HTC較勁由來已久,就在四年前,2017年8月的某天,Facebook旗下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在推特上還曾發布過一條“我應該買下HTC Vive嗎?”的意見征集,公開戲謔HTC。
彼時,已經連續虧損九個季度的HTC市值一路下跌后,僅剩19億美元,這也使得HTC不得不斷臂求生。
盡管HTC沒能在元宇宙這一風口來臨時第一時間搶占用戶心智,但還是在今年2月發布了自己的元宇宙品牌VIVERSE。
作為HTC發布的一個元宇宙空間,VIVERSE是一個類似Horizon的綜合社交類平臺,用戶可以在這里看演唱會、藝術展,也可以進行線上會議、開party;
作為一個元宇宙生態,VIVERSE目前涵蓋了用于創建虛擬形象的Vive Avatar、XR瀏覽器Vive Browser、虛擬數字錢包Vive Wallet等諸多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據HTC官方表示,VIVERSE將采用開放式架構,而且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訪問。
HTC亞太區總經理黃昭穎也表示,HTC將在今年4月推出一款支持元宇宙應用的手機,該手機將與VIVERSE緊密結合。
后者所指,正是近期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元宇宙手機」。
02 元宇宙手機,“元”在哪里?
6月28日,本周二,HTC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首款元宇宙手機HTC Desire 22 Pro。
說是元宇宙手機,其實與普通智能手機相差無幾,甚至在配置上還略有不如。
這款手機具體硬件參數如下:
搭載高通驍龍695 5G處理器,采用6.6英寸全面屏,分辨率為2412×1080,刷新率為120Hz,配備8GB RAM+128GB ROM,4520mAh電池,前置攝像頭3200萬,后置三攝主攝為6400萬,支持15W快充和反向充電。
顯然,這樣一款手機被稱為中端機都略顯牽強,就更不用提和旗艦機型相比了。
不過這款手機的賣點也不在性能上,而是在被多次提及的“元宇宙”。
HTC官方之所以敢稱之為元宇宙手機,是因為這款手機能夠“一鍵登錄元宇宙”。
黃昭穎在發布會上表示,HTC整合了VIVE平臺的服務,已經在手機里預裝了幾個最常用的App,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到元宇宙世界里。
不過,這款元宇宙手機的實際使用體驗并沒有官方說得這么性感。
就發布會現場實際展示效果來看,目前HTC Desire 22 Pro預裝了VIVERSE生態應用包括虛擬數字錢包Vive Wallet、虛擬形象創建工具Vive Avatar,以及HTC VIVE眼鏡控制App。
HTC官方的元宇宙商城還未正式上線,而所謂的“一鍵登錄元宇宙”實際上仍需要借助瀏覽器登錄Vive Connect官網來進入。
對此,HTC官方表示,未來會將VIVERSE及更多應用做成手機App,從而在移動設備上真正實現“一鍵登錄元宇宙”。
實際上,由于VIVERSE是一個開放生態,即使不通過這款元宇宙手機,僅僅是通過普通智能手機同樣可以通過網頁版進入到VIVERSE里。
因此,就目前來看,這款元宇宙手機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概念要遠大于實用價值,甚至有媒體評論稱,這款元宇宙手機更像是HTC為此前推出的VIVE Flow配的一個官方遙控手柄。
03 向手機,借東風
IDC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億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2億部,僅小米一家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就超過了6000萬部。
這樣的市場體量意味著,包括芯片、屏幕、攝像頭、電池在內的整個電子產業鏈都要向手機行業傾斜,僅僅是在A股,就有103家蘋果概念股。
對比來看,早年間的家電行業、VR行業、機器人行業中不少芯片都是直接由手機芯片降級、裁剪、改造而來。
得益于產業鏈優勢,在集中整個產業鏈優勢資源發展了十年后,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當下為數不多能稱得上是中心化的設備,圍繞這一設備也已經形成了一個“頂級生態”,這個生態強大到延伸出了諸多新業態。
現在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支付、移動出行、網絡直播,乃至短視頻、共享經濟、可穿戴設備均根植于智能手機。
要知道,現在的手機系統流暢度已經支撐得起90Hz,甚至120Hz的刷新率了,手機APP也已經超過300萬個。
正因如此,做手機的雷軍才敢下場造汽車,造車的李書福也愿意接盤魅族。
李書福在談及為什么要做智能手機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依法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
實際上,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XR行業。
2021年10月14日,HTC發布了一款輕量級VR眼鏡——VIVE Flow。相較于當時動輒幾百克的VR眼鏡(VR一體機),這款產品僅有189克。
也正是為了盡可能做到輕量化,HTC當時在這款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例如,機身電池容量僅為700mAh,單獨供電僅能支持5分鐘設備正常使用,實際使用時也只是能保證在更換外接電源時不斷電。
因此,本質上HTC在設計這款眼鏡時選用了分體式設計。
分體式設計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借力手機生態,而VIVE Flow確實可以支持手機投屏,將手機應用生態投屏到VR眼鏡中,這也是當下多數XR廠商都會去嘗試的一條路。
實際上,盡管元宇宙熱潮如火如荼,但尤其要在消費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云計算成本要繼續下降、光學方案要再有階躍、設備輕量化要不斷提升、內容生態也需要有量級增長……
如果元宇宙這條路正確的話,也要再走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初具規模。
在此之前,借力手機生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據鋅產業了解,現在諸如數字人、虛擬主播、虛擬展會已經在聯動移動端生態,雖然將3D內容呈現在2D屏幕上的呈現效果不太元宇宙,但作為元宇宙過渡時期的產物,這樣的模式在營銷推廣、商業價值上已經初見成效。
只不過,這時在智能手機上早已失去核心競爭力的HTC,僅憑己身,又能從移動生態借來多少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