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我國的互聯網規模已經發展的相當大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網民規模在多年的增長后,已漲至10.11億人之多,這也讓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高達71.6%,成為了世界規模最大的數字社會。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實際上互聯網早已滲透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辦公還是醫療,亦或是吃飯消費等都在慢慢從線下向線上轉變,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沒多少人了解的線上醫療都有超2.39億的用戶規模,而像線上辦公、線上外賣這樣比較火熱的行業,用戶規模分別高達3.81億人、4.69億人,規模非常大。
另外還有一個線上行業的規模也非常驚人,那就是線上電商購物,據貝恩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購物者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的電商銷售額足足增長了31%,而在2021年,電商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速,2021年前三季度中,我國的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24%,增速亮眼。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2020年特殊衛生事件的沖擊,人們為了自身的健康,紛紛放棄了出門購物,而是選擇在線上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這也讓廣大電商平臺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電商相當火熱
以京東為例,據京東發布的2021三季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京東實現凈收入高達2187億元,同比增長了25.5%,經營利潤則達26億元,利潤率達1.2%左右,可以說營收規模和營收增速的表現都非常優秀。
同時據京東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京東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高達5.52億人,同比凈增長了1.1億人,用戶規模如此高的增速足以證明人們對線上購物的熱情,也很好的表現出了線上電商行業的火熱,而這從阿里巴巴的財報中也可見一斑。
據阿里巴巴前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財年第三季度中,阿里巴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7%,保持相當穩定的發展速度,而這與淘寶平臺在前三季度中的優異表現是密不可分的,作為阿里巴巴的“當家花旦”,淘寶在財報時間內實現頁面訪問量同比增長超90%,淘寶直播GMV超4000億人民幣,非常驚人。
電商或將碰到瓶頸
可以說從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表現中,可以很好的感受到電商平臺的火熱前景,但是有一個人卻認為,電商平臺在未來的發展中,很可能會碰到發展瓶頸,而那個時候,就會有一個新的銷售模式取代電商平臺。
可能很多人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是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說出這種言論的并不是民間的所謂“專家”,而是阿里巴巴和淘寶的創始人馬云,在之前阿里舉辦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曾經表示未來純粹的電商總會碰到發展瓶頸,而在10年至20年左右,新零售模式會取代電商成為新的大眾首選購物方式。
這番言論一出,引起了相當多人的討論,有不少人都十分相信馬云的“預言”,而實際上,從如今的各種新零售門店的出現來看,馬云的“預言”已經算是成功了,那么所謂的新零售模式是什么意思呢?它真的能取代電商模式嗎?
新零售模式崛起
其實所謂的新零售就是指將線上App和線下零售店聯系在一起的一種銷售模式,用戶只需要在APP中下單,附近門店即可將用戶購買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送貨到家,這種將線下流量導流至線上的模式就是新零售模式。
相比電商購物,新零售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更方便快捷,而且線下門店的存在不僅可以保證送貨到家的時間,還能讓用戶可以實地看到食材的新鮮程度,可以讓顧客最大程度上放心,優化用戶體驗,而新零售模式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
作為以生鮮食品為主打的新零售電商,盒馬鮮生在近幾年的表現非常亮眼,銷售額超上百億,同時其門店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諸如鄭州、濟南、南昌等27個城市均有盒馬鮮生入駐,而在2021年12月中旬,第300家盒馬鮮生門店也正式對外營業,這也意味著2021年盒馬鮮生門店規模或將突破300家。
總的來說,電商購物確實要比傳統購房方式更加便宜,更加方便,但相比當天下單,當天就能送貨到家的新零售模式來說,還是要略遜一籌,相信未來隨著新零售模式的不斷發展,其取代電商平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