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體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知識輸入+價值輸出=自我提升;做自媒體是培養興趣的一個方法,尋找興趣點+深化興趣點=樂在其中;做自媒體是對外開放的一個門戶,價值輸出+同行交流=收獲人脈;做自媒體不僅能鍛煉你的表達能力,還能提高你的學習效率,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留存率只有20%,而通過教授他人獲取知識的留存率在90%。當然自媒體也可以讓你擁有一些權利,權利可以不斷地為你創造收益。

做什么內容
做自媒體有兩點決定你能不能火,平臺技巧占1%,內容質量占99%。
1.平臺技巧(發布時間、新號養號、視頻時長等)
2.內容質量(展現形式、受益程度、用戶心理等)
在內容方面上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不在形式上花太多時間(排版剪輯不超5分鐘)
2.不在找素材上花太多時間(讓一切來的自然點)
3.不完全以用戶為導向(要有自己的定位)
4.輸出的內容要垂直(沒人愛看生活雜記)
5.輸出內容要有價值(勿浪費他人時間)
可能很多人會問:定位這么窄不就想讓我做一個知識型的博主嗎?
如果你認同知識輸入+價值輸出=自我提升,我想是的。我覺得人人都有必要成為知識型博主,但還是要看你自己的定位:用戶為取向換來金錢,價值為取向換來朋友。
平臺選擇
前段時間我和前老板聊天,她說百度時代我在百度上做推廣,b2b火了我在1688上開店,現在我開始學做抖音了。我的顧客在哪里我就出現在哪里。
14年我活躍在各大社交論壇、貼吧、天涯、豆瓣、LOFTER、簡書、知乎等。
15年后開始做個人博客。
18年開始玩百家號、頭條號、企鵝號。
如今平臺選擇我只推薦公眾號和抖音這兩個平臺,人氣和流量在哪里你就去哪里。我們分享價值,傳播地越廣價值就越高。
文字&視頻
文字相對于圖片、視頻、音頻而言更方便表達、傳播、儲存、檢索和引用,音視頻單靠標題檢索匹配的結果并不精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存儲成本較高容易丟失,不能重復的利用,不方便引用
在快節奏的時代,信息從價值主導傳播變成了娛樂主導傳播,人們接受了算法提供的奶頭樂,也就是說大眾都趨向于去消費視頻了,而在科研領域人們還會保持使用高效的文字。
總結
所以總結一下,做自媒體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同時能讓你獲得一些權利,把做自媒體視為你日常的一個習慣堅持下去。但每天不要浪費你太多的時間,新人可以先從寫日記開始,然后開始寫公眾號。有了內容沉淀有了方向就開始做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