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想功其事必先利其器,網站參與排名也一樣,首先要解決網站收錄問題,對于多數網站存在的問題,不管seo用盡千方百計,就是不來氣。
網站在優化時發現不收錄,在不深究問題根本,就盲目選擇刺激性發文章,雖然對網站不一定有壞處,但是也等于是浪費時間,畢竟針對性問題并沒有合理的解決辦法。
目測易導致網站不收錄問題如下,附帶解決辦法:
1、問題本身不在于網站,而是域名
老域名購買風波:多數站長都習慣購買老域名來進行SEO優化,老域名的優勢在于:收錄速度、搜索引擎信任度、參與排名、優化時長等。有優勢必有劣勢,老域名很有可能買到被K和降權域名,導致沒買到好處,還買到了麻煩。
購買老域名如何判定風險:
(1)域名相關性:反鏈和外鏈查詢。
(2)建站歷史查詢:通過域名建站歷史查詢工具,查詢域名前身是否有涉及灰色產業,一般涉及灰色產業網站域名,極大可能被降權或被K,直接不使用。
很多站長在做SEO,并沒有刻意關注網站域名具體情況,只覺得域名年齡長,就開始購買操作,如已發現網站域名涉及以上問題,建議直接更換域名操作,降低優化時間成本。
2、服務器穩定性影響網站收錄
建議在選購服務器或空間時,盡量找相對知名供應商,不要為了省個百十來元錢,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因為很多服務器供應商的穩定性不夠高,同時也影響網站的打開速度,咬咬牙少抽兩包煙,買一個好點的空間或服務器,防止影響網站抓取和收錄。
3、robots文件反復檢查
部分網站不收錄,是因為SEO優化迷了路,當然跟技術水準無關,跟粗心大意有染。
當然這是很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網站在上線前,忘記打開robots權限,導致搜索引擎未抓取。
解決辦法:通過百度站長工具檢測一下robots是否被屏蔽,修改即可,不會修改,搜索百度一下,答案即刻呈現。
4、網站反復的修改
網站上線前,就需要對網站的框架結構,網站樣式就布局進行最終確認,上線后盡量不要反復對網站進行修改,高頻的修改,會影響搜索引擎對網站內容識別,收錄時長考核會更長。
解決辦法:如果網站本身排名就不是很OK,且網站也不收錄,又反復修改不太明確網站問題,建議多備一個域名,同時優化,降低長期不收錄的風險。
5、新站上線不收錄
網站上線后,收錄速度快慢也是具有一定運氣成分,部分網站上線后,收錄速度非常快,部分網站上線后,短周期內不收錄,就按照正常標準下,網站上線后,基本于一周內會進行首頁收錄,后續內容頁會陸陸續續收錄。如果你網站不在此列,就需要考慮一下文章質量問題。
解決辦法:網站上線前,站點盡量不要存在空欄目,每個內容欄目至少上傳2-3篇內容,且內容質量相對較高,有較大概率提升前期收錄。
6、友情鏈接質量度對收錄的影響
友情鏈接板塊相對前期網站來講,是想當重要,盡量交換質量較高的鏈接,不宜隨意交換質量相對較差的友情鏈接,因友鏈網站是被K,或灰色行業站點,及有可能影響到自身站點。
解決辦法:做友鏈基礎評判,了解友鏈發文頻次,質量度,基礎排名等。
7、外鏈對網站收錄的影響
這里對外鏈進行一個簡要的說明,搜索引擎減弱對垃圾外鏈的賦值,并增強權威性平臺的投票作用,高質量外鏈能提高優化結果,增速收錄速度。
目前部分SEO對外鏈的注重度不是很高,且對外鏈平臺的投放沒有要求,能發就行,能上就行的基礎。如何找到優質外鏈平臺?
解決辦法:如果節約時間,可找人代發,如果節省成本可自行百度一下。
8、網站過度優化會導致收錄不好
搜索引擎判斷網站存在過度優化,很容易誤判網站為作弊,哪些情況會形成誤判:
(1)關鍵詞過度堆砌現象
(2)錨文本過多
(3)隱藏筆墨
(4)關鍵詞重復率較高
解決辦法:內容錨文本建議幾篇/個,關鍵詞控制在2%-3%之間。
9、網站涉及灰色內容及關鍵詞
正規行業網站內,盡量不要穿插灰色及敏感關鍵詞,容易受到搜索引擎打壓,文章中,盡量也不要體現極限詞,易觸發法律風險。
例如:招商加盟行業,需要做優化,文章中,難免易觸發極限詞,若遇舉報,會受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處罰。
解決辦法:用廣告法檢測軟件對發布內容進行審查,降低觸發法律風險,以及灰色敏感詞風險。
10、網站文章內容質量低或采集
網站價值本身就在于優質的內容,多數站長在進行SEO優化時,具有取巧心理,導致大量采集其他站點內容,或直接替換關鍵詞就直接發布,直接易導致網站質量較差,形成不收錄的局面。
解決辦法:了解優質內容的定義
(1)頁面布局排版清晰
(2)段落不易過長
(3)進行附圖
(4)不要形成關鍵詞堆砌
(5)段落內容具備主題
11、網站結構層級深淺影響收錄
網站URL結構的深淺對網站收錄速度有一定影響,盡量降低網站URL層級過深,避免搜索引擎抓取困難,一般網站URL盡量控制在3-4層為佳。
12、網站是否遭受攻擊或掛碼等現象
網站被攻擊應該是SEO經歷的家常便飯,攻防無絕對,技術無黑白,網站經常更新的站點,一般都不會被掛碼,但是DDoS攻擊應該還是有概率的,若被掛碼,就需要盡快處理。
解決辦法:進行日常網站檢查,可通過site結果,以及網站控制面板查看,或通過站長工具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