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本人目前的情況,程序員一只,19年畢業來到北京,到現在工作滿兩年了。從我個人的角度聊聊程序員這個容易被誤解的職業吧。
起碼在目前,這行確實很好,很多人說,程序員累,加班嚴重,恩怎么說呢,其實吧,沒那么嚴重,我知道的大部分公司是八點左右下班的。趕項目加加班其實還能接受,很多人有說程序員性價比不高,時薪低,我說句實話,我們是工作時間長,但你從時薪這個角度聊,我只能說,實在有點太弟弟了,拼時薪,大部分職業也拼不過。
當然,你要明白任何行業都有頭部和底部,程序員的瓶頸一般會出現在25k這個節點,這個節點,往往是劃分優秀程序員和普通程序員的最直接
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和人的距離越來越接近,生活和消費已經慢慢脫鉤了, 尤其是在一線二線城市,不同城市地方的人正常生活娛樂的成本越來越接近,尤其是各種連鎖店的出現,更加加重了消費的平均化,不一樣的收入卻可以享受到一樣的物質的時候,收入就真的很重要了。這其實也導致了程序員這行嚴重的內卷,慢慢地211,985會成為底線,你敢信。(現在一些體量稍大的公司已經是這個標準了)。
我個人一直覺得好公司,好方向,加上足夠的努力,就能成功,看看現在大廠招自動駕駛方向的研究生的價格~~,香啊。就按悲觀地來,可能從畢業開始到35歲被辭退,假設10年的時間,估計收入已經夠養老了,你要看到這個行業的高成長性。而且程序員因為往往能接觸到股票的關系,理財意識都不錯。
當然,人和人往往有偏差,我目前發現程序員生活比較好的是這樣三種。不談家境。
第一種,大牛,公司的絕對戰斗力,不管是技術或者管理。這些人往往都有股權激勵,收入不菲,已經能在一線站穩腳跟,這些人無論買不買房子都完全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不買房子可能都是因為生活理念不同,咱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第二種,完成財富積累后,逃離北上廣。這種跨越不是說從北京到三四線這種,而是說從北京到西安,從深圳到重慶這種。由一線到二線的程序員們,多多少少薪資上會出現一定下降,但它將面對更加友好的房價,我一直相信,如果你能保障房貸在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以下, 在任何地方都能有優質的生活。目前身邊有三個朋友或者同事完成了這種城市變動,整體來說生活都挺不錯的。
第三種,享樂主義者。嗯,最后這種有待商榷,但確實你不能質疑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一些就要放棄一些。收入穩定,在一線躺平得足夠舒適。有完善的娛樂體系。或許這些人才是真正明白人生含義的人也說不準啊。
至于你問我,我目前的人生規劃的話,我可能更加傾向第二種,目前的北上廣深確實不適合生活,生活成本倒還好,但是房子絕對壓垮大部分人。但目前對其他城市認知有限,沒有去看過二線城市的生活,打算有時間出去走走看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去看這個世界,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針對家庭情況,聊聊程序員這個職業。
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小鎮青年,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最優解了,因為擺在你面前的就是房價問題,我算是程序員的平均值了,現在年收入也破了20w,這個職業這么說也能讓你很快地完成人生第一桶金的積累,我復讀過一年,加上上學晚的緣故,24歲才參加工作,到現在兩年時間,也有了第一筆積累,今年年底肯定能破20,。而且這個行業在前期就是一個很優質的成長曲線,底薪高,加薪更高。也就是買股票常談的一個問題,你不說基數談概率,就是在耍流氓。
如果你家境比較好,這個職業相對來說,性價比就沒那么高了,在沒有房子壓力的情況下, 你完全可以一開始就享受人生,在父母所在的城市,和父母保證在一碗湯的距離,這時候其實你什么職業已經不重要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享受人生,如果有目標,就去沖擊一下。這本身就是出身優勢,沒什么好避諱的。
好了,我想說的說完了,一不小心說了這么多。就我目前的認知水平,我還是認為程序員是一份不錯的的工作,這個時代越來越講究效率,能在最好的年紀拼搏,本身確實就是一種快樂,我們現階段的年輕人的焦慮,可能更多的是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對生活的不滿足。但是如果你連今天都活不好,又怎么能相信自己能有更好的明天,有句話送給各位,如果你的思想走在了未來,卻把身體留在了現在,怎么能期待美好的到來。
所以說職業這種事,你能去做你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