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所用的無線路由器其實也是一臺小電腦,它也有屬于自己的CPU、內存、硬盤以及操作系統,通電后會自動運行。原則上說,路由器哪怕是家用路由器都是按照長期使用作為設計起點的,因此24*7應該是最低要求。

但是這樣的設計對于路由器本身而言,還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不僅硬件設計上要滿足長期穩定工作的需求,系統本身也要非常嚴謹,各個組建都能協調工作。顯然能做到這樣要求的廠商并不多,而且能做到這個要求的產品,成本上必然是比較昂貴的。
因此很多新生的路由器廠商,他們家的產品雖然功能和性能都不差,但是在穩定性上確實不如老牌廠商,偶爾也會陷入死機、后臺無法進入,數據交換緩慢、延時很高等工作不良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重啟路由器,讓其重回初始工作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在在入門級路由器上其實還是比較常見的,例如大部分的百元機路由器,特別是講究擴展能力的“智能路由器”,往往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性能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或因為自己的內存調配不來,或因為內部熱量累積導致CPU降頻等等。
反觀部分非智能型的傳統路由器,雖然配置不高,但由于不過分追求擴展能力,更多地是注重常規功能的優化,這類路由器反而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穩定工作。至于旗艦級的路由器就更不用說了,強悍的性能與充分的硬件配置讓其有了更充裕的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運行需求,而且操作系統往往也是廠商的開發重點,各種功能都是經過詳細測試才會加入的,穩定性還是有所保障的。
因此對于路由器多久需要重啟一次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還是要按照路由器的檔次以及你的使用強度來判定。以常規的家用環境來說,入門級的路由器每周重啟一次還是有必要的,旗艦級路由器則可以延長至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另外如果路由器使用的是第三方固件,那用戶可以設置一個非工作時段,例如夜深睡眠的時候,讓路由器定時自動重啟,這也有利于維持路由器的穩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