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數字化生存成為必選項。對企業而言,這不僅是高科技企業分享技術紅利的盛宴,更是傳統企業快速升級、彎道超車的難得機遇。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企業的CEO、CFO們都相信,掌握了新技術,可能就掌握了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那具體應該怎么做?
近日,財視中國舉辦《數字化時代,如何打造中國未來“硬核”CFO》主題沙龍,邀請行業領軍企業用戶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們共濟一堂,分享企業數字化升級的規劃、實踐與成果,期待共贏數字化未來。
財視中國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機構,從不斷變化的資管、財管及科技金融市場為用戶提供全產業鏈及細分市場服務。本次沙龍,來自財視中國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楊奕、周大生珠寶CFO許金卓、智聯招聘華南區財務總監李玉蓉等分享了企業的數字化經驗。
百望云聯合創始人、COO楊正道受邀出席,從面對不確定市場新常態的企業彈性管理、票單證數字化與財務數字化兩個角度,深度剖析票單證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通過票單證新基建,實現企業財稅智能化升級。
彈性管理是面臨不確定時代的必然選擇
21世紀是全球化與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一方面,資本、技術、智力的全球化流動使得企業趨向于無界;另一方面,COVID-19的大流行,全球經濟摩擦的不斷升級,也使我們看到在合作背景下的競爭更加激烈,環境的動蕩與復雜也成為不確定新常態下的現實。
對企業而言,風險、挑戰不斷加劇,傳統模式面臨危機,而抵御風險的方法仍在探索中。在這個過程中,哪些環節最為關鍵呢?
百望云在訪談企業的過程中發現,管理者們最關注的不是“我需要在哪里控制成本”,而是“我如何在不影響業務發展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這需要企業建立對自己組織的全面了解,清晰掌握業務支點、進程,并通過數據分析的先進技術,提出冗雜與錯誤的信息,形成易于理解的可視化決策儀表盤,在整個組織內實現決策落地和成本控制。
以供應鏈管理為例,我們都知道,供應鏈的健康狀態往往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影響經營業績與未來發展。企業應關注如何利用全面的風險管理和績效管理方法,保障企業供應鏈在任何經濟環境下均能高效運轉。
“而百望云形成了一套解決方案,利用知識圖譜洞穿產業鏈,建立關鍵風險指標監控體系;采用信用評級機制,降低供應鏈風險;提供敏捷高效的替代方案,幫助企業快速解決問題。通過這套體系,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實現數據分析、數據決策、數據運營。” 楊正道在沙龍上解釋。
票單證已成為數字時代的新基建
彈性管理如此重要,企業的數字化升級如此重要,那么企業應從何起步,開始構建完整的數字化體系呢?百望云認為,數字化票單證是數字時代的新基建。
百望云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票單證數字化中涉及的安全可信、業務流程、法律及行業規范等標準的制定,已在國家稅務總局電子發票標準、國務院辦公廳電子印章標準、自主可控OFD版式文件標準、財政部電子票據標準、交通部電子運單標準、國家檔案局電子檔案標準、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產品等領域參與標準制定及實現產品遵從。
目前,百望云基于“身份認證、數字證書、電子簽名、電子印章、OFD版式”等數字化基礎設施構建能力,形成了電子發票、財政電子票據、銀行電子回單、電子會計檔案、電子公文、電子證照、電子文件等票單證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 為企業、政府及公共組織提供SaaS全流程數字化服務。
而根據服務2000家集團型企業及200萬家成長型企業的經驗,我們也幫助企業規劃了分階段、循序漸進地完成票單證數字化升級的具體實現路徑。
對企業而言,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建立票單證體系必須要有頂層設計思維,比如,在構建自己的財稅管控平臺的時候,就應該做好分步規劃,可通過稅務數據中臺、稅務數據集市、全面稅務風險管控及全稅種申報能力的綜合能力提升,夯實數字化票據中心的基礎。
當這個財務管控平臺搭建起來之后,首先企業就能實現數字化票據的開具、流轉、歸集和應用,讓所有數據運轉起來。接下來,在信息安全的基礎上,數據化票據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就能在更大更廣闊的空間發揮力量,完成數字鏈條的交易、分析等全流程服務。
創新科技的數字化場景應用
針對海量用戶及其產生的海量交易數據,結合百望云腦的決策引擎支持,百望云構建了線上化、自動化、智能化的企業商業社交平臺、智能決策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為用戶提供“智采、智鏈、智票、智稅、智數”五大領域SaaS產品和服務,形成了百望云獨有的數字商業平臺產業鏈圖譜及數據智能應用體系。
目前,百望云在集團型企業、制造業、快運業等領域,都已形成了一體化數字升級的實踐案例。
未來,百望云也將持續創新,推動新技術在多場景的使用。
“如百望云推出的區塊鏈、圖智能、智能助理等產品,都在深化場景創新,用顛覆式技術,幫助集團企業“破繭而出”,在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利用數據運營與數據決策驅動業務增長,使企業在未來獲得長期優勢。”楊正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