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7年雙十一,我為爸媽diy了一臺家用臺式機,一晃就快3年了,這臺老爺機現在的開機及運行響應速度也都明顯有些慢了,以致于爸媽寧愿盯著那巴掌大的手機屏幕也不怎么情愿打開臺機。眾所周知,提升電腦開機及運行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系統盤從機械盤升級為固態盤。此前我的老爺機就是靠著一塊SATA SSD將開機時間從30+秒縮短到11秒,這臺老爺機主板上有M.2接口,支持性能更為強勁的NVME SSD,升級之后應該比我自己那臺老爺機更快。考慮到重裝系統后安裝更新和重新安裝常用軟件很蛋疼,于是我決定整個活兒:無損遷移系統到SSD上。下面就來看看這次整活過程以及結果吧!
開箱:
▲這塊SSD來自SILICON POWER/廣穎電通,容量1TB,支持NVMe 1.3標準。包裝盒正面是很酷炫的藍黑風,正面簡單標注型號容量及產品海報等。
▲背面用多國語言標注了對NVMe 1.3的支持,剩下的是生產信息及防偽查詢等。
▲拆開包裝,這塊SSD被透明塑料盒固定得挺牢,要稍微用點力氣才能從凹槽中取出。
▲SSD正面有貼紙,上面標注了型號、容量及生產序列號等信息。
▲背面同樣有貼紙,上面是防偽查詢和序列號等。
▲來看下兩頭金手指附近的做工,我覺得還是很OK的
▲掀開正面貼紙看下顆粒上的閃存絲印,29F04T2AOCTH1是intel的編號,左上角也是intel的logo,可以確定這塊SSD采用intel原廠顆粒。
▲主控芯片是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 SM2263XT,這款DRAM-Less SSD控制芯片支持主機內存緩沖(HMB)架構,有效運用系統緩存區,可提升讀寫速度。
安裝SSD:
開箱完畢,下面該安裝SSD到主板上了。打開機箱,找到主板的M.2接口,然后對準插槽放下并用螺絲緊固即可。
分區及無損遷移系統至SSD:
SSD安裝上之后并不能馬上看到盤符,還需要做一下初始化完成分區。這一次我打算使用傲梅分區助手直接將系統無損遷移到SSD,分區索性也用它一起完成。
▲打開傲梅分區助手,可以看到硬盤2處于未分區狀態,用它來進行快速分區。
▲找到快速分區神器,選中SSD將其分區。注意,SSD一般無需像傳統機械硬盤那樣分為多個分區,所以我分區數目為1;硬盤類型記得選GPT,并勾選創建ESP和MSR分區,順帶勾選分區對齊到4096扇區(也就是所謂的4K對齊),設置完畢后就點執行了。
▲很快這個分區過程就完成了。
▲接下來,右鍵菜單里選擇遷移系統到固態硬盤,出現如下對話框點擊“下一步”。
▼選中固態硬盤上的“未分配空間”(我這里對應的是E盤)點擊“下一步”繼續。
▼然后調整好分區大小,點擊下一步
▼點擊完成后會回到主界面。
▼然后主界面左上角提交
▲點擊執行,然后等待系統遷移完成。
注意:
在使用分區助手遷移系統到SSD時,電腦會自動重啟一次。遷移后,除了確保啟動模式外,還需要設置電腦的引導順序:從SSD硬盤上啟動系統(如果懶得進bIOS設置引導順序也可以像我這樣直接拔掉HDD硬盤線)。
通過分區助手可以非常快捷、方面的遷移windows系統到SSD或者大容量的HDD,如果需要遷移整個原磁盤數據到新SSD,則可以使用分區助手提供的磁盤克隆功能快速復制整個磁盤。
性能提升對比及測試:
開機速度對比:
不到半小時的功夫,系統遷移成功。進桌面后依然保持原樣,但是騰訊管家記錄的開機時間有了大幅改變:
▲做系統遷移前開機速度是令人蛋疼的54秒,從按下電源鍵開始,你可以不緊不慢地去飲水機前打一杯水再回來,可能它都還沒進入桌面……
▲經過磁盤整理后開機速度提升到46秒,仍然很慢,依然可以喝杯水回來……
▲完成系統遷移后,開機只用了10秒,提升4倍有余!!!爸媽打開這臺老爺機后也嚇了一跳“今天這電腦開機怎么突然這么快了?兒子你對它做了什么?”
AS SSD Benchmark測試: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來自德國的SSD專用測試軟件,可以測試連續讀寫、4K對齊、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并給出一個綜合評分。
▲從測試結果來看讀寫速度都很不錯。
Crystal Diskinfo測試:
CrystalDiskInfo通過讀取S.M.A.R.T了解硬盤健康狀況,用戶可以通過它迅速了解本機硬盤的詳細信息,包括接口類型、轉速、溫度、使用時間等,也能及時了解硬盤的健康情況。
▲從測試結果來看,支持PCIE 3.0、NVMe 1.3,其他信息都良好。
SSD-Z測試:
SSD-Z是一款好用的固態硬盤檢測利器,軟件能夠對SSD的型號識別、主控、跑分、SMART檢測,也支持HDD機械硬盤和其它磁盤信息的檢測。通過讀取SSD固件信息顯示控制器、工藝技術、S.M.A.R.T.、NAND閃存類型和其它與磁盤設備相關的有用信息,得出實時的硬盤健康狀態匯報。
▲SSD-Z的順序讀取速度測試結果為1.8GB/S,相當快了。
CrystalDisk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能夠檢測硬盤的隨機讀取/寫入速度,連續讀取/寫入速度;測試隨機512KB,2KB,4KB讀取/寫入速度(隊列深度= 32)等,以此來辨別磁盤的性能及質量的優劣程度,體積小巧。
ATTO測試:
ATTO磁盤基準測試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磁盤傳送速率檢測工具,可以用來檢測硬盤、U盤、存儲卡及其它可移動磁盤的讀取及寫入速率,該軟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數據測試包,數據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8192.0KB進行分別讀寫測試,測試完成后數據用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很好的說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對磁盤速度的影響。
▲最大讀取速度接近2GB/S,寫入速度則可達1.6GB/S,同樣非常優秀。
HD TUNE測試:
▲HD TUNE基準測試平均讀取速度達到1560MB/S以上。
▲對比一下之前的HDD,速度相差10倍有余!
實際文件拷貝速度測試:
▲從我的移動硬盤(依然是HDD,USB3.0)上拷貝魔戒加長版到SSD,平均速度在105-110MB/S之間,非常平穩。
▲再將它從SSD拷貝回移動硬盤,平均速度96MB/S左右,全程同樣很平穩。
總結:
這次的無損遷移系統到SSD效果非常好,開機速度提升明顯的同時,無需重裝任何軟件或者再次激活系統,更不用打一堆補丁,可以說是無縫切換。
2020年了,SSD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價格也足夠親民了,還在用HDD的你,不如也來整個活兒投入SSD的懷抱吧,絕對不會后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