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市場,如果要評網紅。
2020年以來,wifi 6絕對是路由器市場中的網紅。
火的一塌糊涂。
WiFi這個詞在記憶中似乎與喬布斯時代的iphone4一同誕生
那時候,拿著個Nokia5230和Motorola去麥當勞、肯德基蹭個WiFi似乎是種很時髦的休閑文娛活動。
圖片來源:百度
XX賓館,全樓覆蓋WIFE場景應該再也沒有了吧。
那么WiFi 6是個啥新技術呢,其實就是第6代無線技術—IEEE 802.11 ax。
既然WiFi就是IEEE 802.11 ax,不妨更深入了解了解,一探WiFi 6究竟。
一、 IEEE 是個啥?
IEEE 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縮寫,譯翻譯過來就是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協會。這個協會雖然不為多數人熟知,但是無處不在的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知識點來了哈,這個協會仍舊是美國牽頭的的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其會員人數超過40萬人,遍布160多個國家,該組織在國際計算機、電信、生物醫學、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學術領域中都是主要的權威。
插個話題,美國之所以這么厲害,長期以宇宙第一強國冠名,可不是吹的,人家是真真正正的實力派,在各個高新技術領域都占領著絕對的話語權,尤其是在信息工業革命時代所攢下了豐厚的家底。
圖片來源:百度
二、IEEE 802又是什么?
言歸正傳,IEEE定義了各種標準,其中IEEE 802又稱為LMSC(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 局域網/城域網標準委員會),致力于研究局域網和城域網的物理層和mac層中定義的服務和協議,對應OSI網絡參考模型的最低兩層(即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IEEE 802標準的大部分是在80年代制訂,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擴充和制訂了不少新的標準,因此,IEEE 802家族也越來越龐大,成員也越來越多。IEEE 802規主要規范定義了網卡如何訪問傳輸介質(如光纜、雙絞線、無線等),以及如何在傳輸介質上傳輸數據的方法,還定義了傳輸信息的網絡設備之間連接建立、維護和拆除的途徑。
遵循IEEE 802標準的產品包括網卡、橋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來建立局域網絡的組件。直觀來說,可以打開手機,找到你的無線局域網地址,通過分配的這個地址,我們才能去訪問互聯網,其實這就是IEEE802所定義標準的一點點體現。
三、 WiFi 6到底是個啥?
前面好像是講了堆沒用的東西,但要深入的講WiFi 6,IEEE802.11還是繞不過去的。
你可能又有疑問了,那802.11又是個啥?
要知道,局域網是一個大的概念,里面很多包含了網絡的各個層級的協議,等排到了802.11這兒,主要定義是的無線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與物理層規范(Wireless LAN),也就是我們手機日常都能看得到的"WLAN",也就是我們習慣性的稱之為打開WiFi的按鈕。
接著說802.11,它這個標準也是802.11a-z幾乎都有單獨的定義,那么編著編著,26個字母不夠用了怎么辦吶,行,那就加兩個字母,整出個IEEE 802.11ax,從2014年起,IEEE 802.11工作組開始針對這些問題研發新的標準IEEE 802.11ax也就是現在的WiFi 6。
為啥偏偏到了IEEE 802.11ax這一代偏偏搞出個阿拉伯數字代替呢?
802.11 a、b、g、n...都什么鬼,還跳著命名。
試問各位以前買路由器咋選的?是不是天線桿多就選?殼子大就選?千兆穿墻王就買?有知道802.11 a、b、g、n的嗎?相信多數時候是沒注意這樣的技術細節的。
圖片來源:百度
充分說明,以前的網絡協議對普通消費者是非常不友好的,WiFi技術的命名比較復雜、繁瑣。
那么,WiFi 6誕生的真相只有一個:簡單易記。
2018年10月4日,WiFi聯盟宣布將下一代WiFi技術802.11AX更名為WiFi 6,802.11AX名字變了,前幾代WiFi名稱也要相應改變,改成數字后,WiFi名稱簡單、統一,用戶辨識度高。
以下是WiFi出現年份和全新的WiFi名稱:
802.11b — WiFi 1 (1999)
802.11a — WiFi 2 (1999)
802.11g — WiFi 3 (2003)
802.11n — WiFi 4 (2009)
802.11ac — WiFi 5(2014)
802.11ax — WiFi 6(2018)
3、 WiFi 6到底能干嘛呢?
前面又是一堆廢話,那WiFi 6究竟能干什么?
2020年2月13日,雷軍發布的小米10搭載Wi-Fi 6技術,并一起發布了首款支持Wi-Fi 6的小米AIoT路由器AX3600。按照我們雷布斯的說法,WiFi 6具有以下特性:
圖片來源:百度
相比之前的WiFi4、WiFi5等,WiFi 6速率更快、終端更省電、接入設備更多。
一直試圖設計個簡單易懂的圖來幫助各位理解這些晦澀的技術概念,但好像找到類比的場景會比較難,都不是那么恰當,行,那就直接說結論吧:
- 優勢一:數據傳輸效率更高
- 直接影響:家里路由器同時接入終端可以更多了,不會再為搶WiFi而煩惱。
WiFi 6與前面幾代無線技術不同的地方在于升級了MU-MIMO(Multi-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在Wi-Fi 5wave2支持下行MU-MIMO的基礎上,Wi-Fi 6增加了上行MU-MIMO,也就是WiFi 6支持一次同時支持8個終端設備上行/下行傳輸更多數據,是WiFi 5的兩倍,這里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比如在打游戲時可以不用等你正在刷劇的女朋友而需要排隊等待,可直接通過路由器傳輸至服務器,再也不會因為路由器的問題導致操作慢半拍了。
- 優勢二:數據傳輸速率更快
- 直接影響:上網,嗖得一聲~飛快!
與WiFi 5采用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技術不同,WiFi 6借用了蜂窩網絡采用的OFDMA,多個終端可同時并行傳輸,不必排隊等待、相互競爭,從而提升效率和降低時延,原來一個時間段只能有一個載波去傳輸一個數據包,采用OFDMA后就相當于在一個時間段可以有多個載波同時傳輸多個數據包。且WiFi 6擁有更高階的調制方式(1024-QAM),WiFi 6在160MHz信道寬度下,單流理論最快速率為1201Mbit/s,理論最大數據吞吐量9.6Gbps。第五代 802.11ac(Wi-Fi 5),單流帶寬最快867Mbit/s,理論最大數據吞吐量3.47Gbps,相對WiFi 5(802.11ac),單流速率提升1.4倍,吞吐量提升2.7倍。且理論上WiFi 6平均延遲降低為20ms,WiFi 5平均延遲是30ms。
上述技術的更迭,保障了WiFi 6在數據傳輸速率上更有優勢。
- 優勢三:終端更省電
- 直接影響:手機電池可以用得更久,持久,還是持久。
WiFi 6和WiFi 5的功耗對比,相差也很大。WiFi 6采用TWT(目標喚醒時間),路由器可以統一調度無線終端休眠和數據傳輸的時間,不僅可以喚醒協調無線終端發送、接收數據的時機,減少多設備無序競爭信道的情況,還可以將無線終端分組到不同的TWT周期,增加睡眠時間,提高設備電池壽命。即無線路由器會和終端協商WiFi喚醒時機,做到按需喚醒,其他睡眠時間則不耗電。而WiFi 5同一時刻只能與一臺設備通信,連接同一路由的所有終端要么處于傳輸狀態,要么處于等待狀態,而且是無序的,等待狀態依然需要耗電。
根據華為的測算,大致會降低終端30%的耗電,當然這是理論值。
- 優勢四:上網更安全
- 直接影響:破解密碼、蹭網...再也看不到這么無恥下流之人了。
由于WiFi 6設備必須采用新一代加密安全協議WPA3,才能通過WiFi聯盟認證。能阻止強力攻擊、暴力破解等,安全更有保障。WPA3是新一代無線加密協議,是WPA2加密協議的升級版本。搭載此種新加密協議的設備,可以放心的上網了。
那么WPA3加密有多強大呢?
WPA3支持當終端連接到開放Wi-Fi網絡時,利用無線加密算法,即使未在連接時輸入密碼,設備與WiFi接入點之間的流量也會被加密。這將使公共的開放WiFi網絡連接更為私密。其次,可防止暴力破解。WPA3加密方式使用等SAE算法,取代了WPA2中的PSK算法。在以往對Wi-Fi的攻擊場景中,通常攻擊者會借助自動化工具,快速連續嘗試各種密碼,從而猜測Wi-Fi網絡的密碼,而SAE算法可以有效防范這種暴力破解方式,在多次嘗試驗證失敗后阻斷認證請求,即使攻擊者拿到WiFi密碼,也無法解密網絡中其他用戶的通信流量,安全性大大提升。
最后的最后,如何才能體驗完整的WiFi6性能?
需三個條件:路由器支持WiFi6、手機與電腦等無線上網設備支持WiFi6、寬帶最好是千兆寬帶。
不然...WiFi 5繼續用著吧。
- 數據來源:互聯網
- 本文作者:未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