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 SaaS
這個模式讓軟件變得和水電氣很相似,只需要每月繳納固定的費用即可享受服務。
——馬克·貝尼奧夫(salesforce 創始人)
記得在 10 年前,我開始學習設計的時候,安裝 Photoshop[1]:
- 下載軟件,本地安裝
- 按版本購買,獲取軟件序列號
- 每次更新,需要從新下載替換
- 設計文件保留在本地電腦上,通過 U 盤拷貝才能攜帶,更無法團隊協作
然而,在今天,我們使用軟件的方式已不再相同。
例如 Figma(基于 Web 的在線設計軟件):
- 通過瀏覽器訪問使用,無需下載
- 按月付費,并隨時可取消訂閱
- 無需更新,每次登錄都是最新版本
- 設計文件通過云儲存,登錄任何一臺電腦(連接網絡)均可訪問
▲ 傳統軟件 VS SaaS 軟件
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
在傳統模式中,廠商將軟件制作成類似于“實物”商品出售給客戶,經歷了從軟盤(Floppy disk)到光盤(CD-ROM,只讀存儲器)再到許可證的方式。
例如,購買正版 windows 系統光盤,插入電腦拷貝安裝運行。
▲ 軟盤、CD-ROM 和軟件許可證。圖片來源(從左到右):Shutterstock、PikPng、Camtasia
但在 SaaS 模式中,軟件服務通過網絡進行交付,費用上采用訂閱模式進行租賃,企業和個人通過瀏覽器進行訪問和使用。
當然,為了讓你對 SaaS 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將從以下 4 個維度進行闡述:
- 商業模式:訂閱經濟
- 經濟效益:規?;蛷屠?/strong>
- 產品策略:開放和靈活
- 社會生產力:先進生產力
1.1 商業模式:訂閱經濟
未來資源的使用權將比所有權更重要,人們將通過獲得服務的方式取代“占有”實物。
——《必然》 凱文·凱利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直譯為軟件即服務。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軟件交付和銷售方式,即訂閱許可。
該商業模式決定了 SaaS 在銷售達成時,并不產生所有的收益,而是通過后期不斷實現收入。即 SaaS 將原先的一次性買賣變成了軟件的分期租賃,或者說叫訂閱。
在分期訂閱中,客戶需要能夠從產品中不斷獲取到價值,以及體驗到良好的服務,才能夠不斷續用,促使該商業模式的可持續運行。
所以,軟件即服務,除了軟件自身提供的產品服務外,還有支持等配套服務,即幫助客戶成功使用并獲得成功,使原先的軟件(產品)業務轉變成了服務業務。
▲ SaaS商業模式--訂閱許可的有效運轉
1.2 經濟效益:規模化和復利
SaaS 采取訂閱付費(按月/年)模式,在良好留存的情況下,當月/年的收入就是下個月/年的基礎,從而能夠不斷累加(復合累積收益)形成良好的現金流。
也因此,SaaS 產品的收入具有了經常性、可預測的特點。
這使得,企業可以根據現金流進行規劃,甚至通過融資,提前獲取未來收入,來進行產品的增長和擴張。
同時,對于訂閱者而言,無需購買硬件和中間件(前期成本),以及投入實施、維護、更新和管理的費用(后期持續投入成本),只需要連接網絡即可使用,致使決策和投入成本都得到了大幅降低。
同時,后期也可根據業務的發展,升級套餐或增加數量(例如,使用的坐席人數),這些優勢都致使 SaaS 軟件更容易擁有大量客戶,形成規模。
▲ Concur 年收入。圖片來源 tomtunguz
▲ Concur 凈收入占年收入的百分比。圖片來源 tomtunguz
Concur,為企業提供差旅和費用管理服務,被稱為第一家 SaaS 公司。
起初通過售賣軟盤和光盤,后期轉向向企業直接銷售軟件許可證,并在 1998 年上市。但經歷 2001 年互聯網泡沫,市值縮水 90% 以上,致使公司進行變革,逐步轉向 SaaS 模式。
隨后,年收入開始得到快速增長,其凈收益也從負值逐步轉變為正值。并在 2014 年創造了 6 個多億美元的收入,同年被 SAP 以 83 億美元收購。
1.3 產品策略:開放和靈活
SaaS 會針對不同組織的訴求,提供多種套餐方案。并且,在付錢前,客戶可以進行免費試用,更好的判斷是否滿足其自身需求,從而降低采用后失敗的風險。
SaaS 通常也會開放自己的多種接口(API),進而方便與其他軟件進行集成,更好的滿足客戶業務。
同時,廠商也會主動對接市場上跟自身產品業務相關的軟件,從而提供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當然,也是幫助銷售促成訂單的有利因素之一。
▲ 53KF 渠道集成
53KF,在線客服系統。
售前咨詢,可以直接對接百度、騰訊、頭條、360、神馬等渠道,進行更好的線索轉化和投入產出比分析。
售后服務,可以對接自有或第三方的 CRM、工單和會員系統,提供更加友好的客戶服務。
1.4 社會生產力:先進生產力
SaaS 產品的發展,其實是一個不斷驗證市場需求(PMF)、優勝劣汰的過程,其商業上成功也代表著某種先進生產力(工具、流程或方法)的有效性。
因為,當某類 SaaS 產品有利可圖時,會促使市場的激烈競爭,從而鍛造廠商在其領域的專業化,提供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
并且,從更大價值角度而言,SaaS 賣的不僅僅只是工具,更是解決方案。
通過融入到生產制造中去,并提供最佳實踐的支持與服務,從而幫助到客戶獲取成功,進而實現自身的成功,良性循環。
這對于 SaaS 廠商而言,也是更有價值、更具競爭力、更長久的經營方式。
同時,從另一個方面上講,SaaS 也是一種眾包模式。
廠商覺得市場有大量的同類需求且長期存在,從而開發成產品,進行市場運作。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有效的節省了同類訴求其社會資源的多次投入。
▲Slack VS Email
▲ Slack 針對不同業務和部門的解決方案
Slack,即時通訊軟件。通過對比電子郵件,來凸顯自身的優勢。
專用頻道、即時溝通、便捷協作從而更適合企業現代化辦公。
同時,針對不同團隊的業務特點,提供其更加適用和貼合的解決方案,提高效率。
二、SaaS 模式的優缺點
任何硬幣總有正反兩面,SaaS 也不例外。
通過詳細的了解其優缺點,從而更好的發揮其優勢,并針對劣勢完善方案和措施。
2.1 優點/好處
2.1.1 對客戶的而言:
免費試用
可以在付款前,進行免費試用,進行多家對比,選擇最合適的。
易于訪問
SaaS 通過網絡提供服務,用戶可隨時訪問,且數據儲存在云端,實時同步。
立即使用
無需安裝和部署,連接網絡即可使用。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名稱和聯系方式即可注冊訪問產品功能。
雖然 SaaS 軟件不需要安裝,但有些廠商也提供桌面應用程序的選擇,例如釘釘、石墨文檔、53KF 客服系統等應用。
費用便宜
使用訂閱模式,價格取決于用戶數量,訂閱者無需一次性支付大量費用,降低前期購置成本。
支付靈活
按月/年進行支付,此外,訂閱者可根據業務發展,增加或升級套餐,減少或降低套餐,甚至隨時停止使用。
良好支持
服務的好壞決定了客戶的訂閱,所以 SaaS 廠商會提供更加友好、高質量的客戶服務。
無需維護
SaaS 統一運行在廠商的服務器上,由廠商統一維護、更新。
開放集成
開放的接口(API)可以與其他產品進行數據打通,更好的滿足業務需求。
2.1.2 對廠商的好處:
杜絕盜版
SaaS 運行在云上,通過網絡授權判斷,徹底杜絕軟件本地破解。軟件廠商獲取收入,從而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良性循環。
降低銷售阻礙
采用按用戶或每月定價,客戶可以輕松計算投入,從而消除了因 IT 預算問題而引起的銷售阻礙。
經常性收入
可預測的經常性收入,更好對生產經營的財務風險控制。
更簡單的免費試用
避免了本地軟件的復雜性,可以立即為客戶提供支持,以及 7、14 或 30 天免費試用。
不斷改進
客戶通過瀏覽器使用服務,客戶無需安裝,可以不斷更新產品。這有助于廠商不斷優化產品,以此增加留存率并吸引新客戶。
產品所有者
SaaS 廠商是產品的所有者,可自主控制產品,具有產品發展的決定權。
2.2 缺點/壞處
數據安全
所有數據儲存在云端和軟件廠商的服務器上,可能會引發泄露等安全問題。
SaaS 軟件廠商,通常非常注重數據的安全性,因為數據泄露對于 SaaS 廠商的企業經營而言是致命打擊。有些 SaaS 廠商也提供混合云服務,將敏感性數據儲存在客戶自己的服務器上。
網絡連接
沒有網絡,將無法使用 SaaS 產品。同時,網速深刻影響 SaaS 產品的運行速度。
服務中斷
軟件廠商的硬件故障、網絡攻擊等造成的服務中斷,會致使產品無法使用。
通過采用分組的方式,把不同客戶放在不同的服務器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從而縮小風險波及面;備用服務器(汽車備胎),用作特殊情況下零時使用,快速恢復正常;數據備份,避免機器損壞下數據丟失問題。
性能問題
與 SaaS 軟件相比,傳統本地部署或者客戶端軟件性能會更好。
因此,現在有些 SaaS 廠商也同時提供桌面版本,例如 53KF 客服系統,基于系統底層進行更好的交互,提供更好的服務。
最小控制
SaaS 軟件由軟件提供商擁有,并具有絕對控制權。單個客戶不能完全控制(只能建議和訴求)產品的更新內容和發展方向。
長期成本
按需付費,最初看起來確實很劃算,使你避免一次性付出大量金錢,并降低風險,但是長期使用或者用量(例如使用人數)很大,可能并不劃算。
當前,很多 SaaS 廠商推出多個套餐,根據使用人數、功能或數量進行版本劃分,在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同時也平衡了價格。
三、SaaS 產品類型
SaaS 產品的劃分有多種方式,通常可歸納為 2 種維度:
- 從對象層面:B2B(企業級)和 B2C(個人消費者)
- 從業務層面:通用型(業務垂直型)和垂直型(行業垂直型)
▲ SaaS 產品劃分
3.1 B2B(企業級) 和 B2C(個人消費者)
從 SaaS 的定義而言,基于云端的軟件服務都可以說是 SaaS 服務,有面向個人消費者的,也有面向企業客戶的。
在生活中,面向個人的 SaaS 產品通常有:云盤(百度云盤)、在線文檔(石墨文檔)、圖片編輯(潑辣修圖)、郵箱(網易郵箱)、視音頻(Netflix、Spotify)等服務。
但通常意義上,我們提到的“SaaS”更多是用來指 toB 的 SaaS 服務,即面向企業或組織的。例如釘釘、Teambition(團隊協作)、銷售易等企業應用。
當然,有些產品,即支持個人也支持企業,例如石墨文檔、Dropbox 等。
▲ 石墨文檔,既面向企業,也面向個人
3.2 通用型(業務垂直型)和垂直型(行業垂直型)
通用型 SaaS,又稱為業務垂直型 SaaS,指適用于多行業,為某一業務提供更加專業的解決方案。
例如 CRM(客戶關系管理)、客服系統、呼叫中心、IM(即時通訊)、ERP(企業資源計劃)、HRM(人力資源管理)、財稅管理、協同 OA、電子簽名、SCM(供應鏈管理)、云盤存儲等。
垂直型 SaaS,又稱為行業垂直型 SaaS,指適用于特定行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更貼近業務的軟件服務。
例如零售電商、醫療、物流、餐飲、房地產、教育、酒旅、美業等。
▲ 垂直型和通用型
通用型 SaaS,由于不區分行業,因此具有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廣闊的市場空間也支持了更多 SaaS 廠商的生存發展。
當然,這也致使市場的激烈競爭,巨頭攢動。例如國內的 CRM 市場,紛享銷客、銷售易、八百客等多家企業。
而垂直型 SaaS,聚焦于某一行業,提供全面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因此,相對于通用型 SaaS 而言,客戶更加聚焦,市場營銷也更容易推廣。
同時,垂直型 SaaS 也是繞開互聯網巨頭的最佳選擇,因為垂直型 SaaS 需要深入行業本身,其“重臟亂”是巨頭所避忌的,并且從戰略角度考慮,也更加偏向于平臺型和入口型的廣闊市場。
▲ 來源:艾瑞《2019年中國企業級 SaaS 行業研究報告》
隨著服務的細分化以及破局策略,在 SaaS 業務中,我們也越來越看到更多基于通用業務+行業化的發展方向。
例如同是項目管理軟件,asana 則是通用型 SaaS,而 productboard 更偏向于垂直型,專注于產品經理的項目管理。
▲ asana,適用性更高的相關管理應用
▲ productboard,偏向于某一角色和領域的項目管理應用
最后
清晰的定義和了解某一個概念, 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準確的看待、理解和思考某一事物,這就是反向塑造。
這也是,我們再談“SaaS是什么”的重要意義。
當今人類的所有術語或概念都是高度抽象的聚合體。
我們需要從高處把“它”摔下去,稀碎在我們面前,從而幫助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個東西,以及心理“有數”的從事這個領域。
作者:Wiiii(胡文語)設以為計,格物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