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SSD價格的雪崩,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高性能的SSD作為自己的系統盤,尤其是M.2接口的SSD,更是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畢竟和傳統的SATA接口SSD相比,M.2的SSD擁有相當誘人的速度以及嬌小的體積,這對于采用龐大身材的機械硬盤以及SATA SSD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而且平時我們也可以在網上看到哪一款的M.2 SSD速度又突破上限了。
似乎M.2 SSD就是高性能存儲的代名詞,然而實際情況卻并不是這樣,有的消費者購買了采用M.2接口的SSD,之后發現速度卻十分地一般,與傳統的SATA SSD相差無幾,根本沒有其他M.2接口SSD來得迅速,那么這是消費者買錯了嗎?也并不是,這些SSD仍然采用了M.2接口,自然是M.2 SSD,只不過M.2接口分為兩種,因此購買之前我們需要區分這兩種M.2接口的SSD。
那么究竟什么是M.2接口呢?M.2的規范前身名字稱之為NGFF,用于取代老式的mSATA規范。M.2模塊為長方形,M.2插座另一邊中心有一個半圓形安裝固定孔,對設備PCB尺寸的寬容度也更高,未來硬件廠商自然希望通過一個統一的接口去設定硬件外設的標準,從而讓存儲廠商更加受益。
而至于為什么大家購買了M.2接口的SSD,卻發現速度并不盡如人意呢?原因是M.2接口擁有幾個不同的金手指分布,包括M和B兩種規格,當然也有M+B這種兩種規格兼有的SSD。而M和B兩種規格所能支持的傳輸協議不同,自然是導致M.2 SSD性能不盡相同的重要原因。M.2硬盤當中常見的分為SATA通道、PCI-E 2x和PCI-E 4x通道,其中B接口的針腳為12至19個,支持PCIe×2與SATA通道,而M接口的針腳數為59至66個,支持PCIe 4x和SATA通道。可以看到無論是B接口還是M接口,它們都可以支持PCIe與SATA接口,而M接口的SSD能夠支持更高的帶寬,因此一般來說高性能的SSD都采用了M接口。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把單一M鍵缺口的設備當作高性能M.2硬盤,而B和M雙缺口的設備為低性能,這么理解是沒多大問題的。當然也有例外存在,比如說采用M接口的SSD通過SATA通道進行傳輸,這樣子就會出現性能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采用NVMe協議的SSD通常都支持PCIe 3.0 4x通道,自然也是采用M鍵缺口了。
你說你聽了上面的科普發現還是云里霧里,那就直接選擇購買大牌的SSD就好了,比如說鎧俠推出的面向游戲玩家群體的鎧俠RC10 SSD,就是一款基于PCIe 3.0 4x通道的NVMe SSD。而鎧俠是由閃存領域老牌之一的東芝存儲改名而來。鎧俠RC10采用了M.2 2280外形設計,身材纖細,可以直接接入主板,適用更多的使用場景。鎧俠RC10采用了NVMe 1.3c接口,相比SATA接口傳輸更快,延遲更短。官方標稱,鎧俠RC10可以達到1700MB/s的讀取速度,250GB版本達到1200MB/s的寫入速度,500GB和1000GB則達到了1600MB/s的寫入速度,并帶來150萬小時的平均無故障時間。
當然無論是M接口還是B接口,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SSD的速度也將水漲船高,如到時候或許還將有更加新式的硬盤接口和大家見面,以滿足更加苛刻的性能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