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頭條,就掉進了權重的坑里
很多玩今日頭條的人跟我一樣,開始并沒有什么計劃,除了平時會刷刷頭條外,基本上對頭條一無所知。后來,在刷頭條的過程中,看了一些作者的文章說可以賺錢,當作一份兼職,于是,就一頭撞了進來,以為自己會寫文章,還在報刊上發了不少文章,定然能做好頭條。
我開始做的是悟空問答,看到感興趣的、自己又知道的問題,就答了。一句,兩三句,都有。當然也會寫文章發布,但是,閱讀量特別精致,有時候都是一位數,不超過三位數。
問答倒是有幾個閱讀量很大,記得最多是的一個問答,我就答了兩句話,閱讀量將近一百萬。
后來聽說問答有錢,我就不平衡了,那么大的閱讀量,怎么沒有一分錢呢,頭條這是看人下菜還是有什么內幕?
于是,我第一次找運營,我上去就質問,為何人家閱讀量比我少多了,有收益,我上百萬的閱讀量怎么一分錢都沒有?
運營耐心地跟我解釋,說是多回答,答案優質,系統判定可以開通收益就會開的。在她的耐心解釋下,我慢慢懂得了一些。同時就文章、微頭條之類的,問了不少,她都耐心給我解釋。
即使是這樣,我還是有所懷疑,做的還是很隨意,問答還是沒有開通收益,文章的閱讀量也還是很難看,于是,我對頭條不再寄予希望,斷更是經常發生的事。
說句不是笑話的笑話,在我做頭條的兩個多月時,我的頭條收益是3.61元,看著這個數字,我覺得太諷刺了。
就在我失去希望的時候,有一天有人加我微信,備注是“頭條運營”,我也就同意了,于是我進了一個群。雖然進了,也沒怎么在意,還是我行我素。
重新開始,從第一個字就力求避開權重大坑
后來,就是在跟這個叫“小A”的運營聊天中,我才知道,做頭條,幾乎95%的人都會掉進這些坑里,之所以做不好,完全是不知道如何避開這些坑,一旦入坑,就跟我的遭遇沒有兩樣了。
在這次聊天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一種東西叫“賬號權重”,而這個東西,沒有人知道在哪里,只有做頭條的人,從文章中從視頻中從問答中,才能感受到。如果你不知道權重,盲目玩起來,基本上不會成功。
雖然小A沒有告訴我,我的賬號基本上廢了,但我復盤跟她的聊天記錄,能夠判斷出來。于是,我當機立斷,注銷了賬號,重新注冊,重新開始。
想做好一個賬號,要避開最大的坑,就是從第一個字開始,就記住權重。寫好每一篇文章,一開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字數上進行保證。微頭條不少于500字,問答不少于800字,圖文不少于1500字最好在2500字左右。
為何要在字數上這樣規定,因為權重是從你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開始的,是每一篇文章的積累。我重新開始后,每篇文章都在3000字左右,拿出自己的最好作品。開始我沒寫問答,都是圖文。
就這樣,我在第9篇圖文發表后,當天收到開通原創通知,并給我加V。要知道,這是破格,當時我還不符合申請原創的條件,是系統主動給予的。而下午,又接到獲得青云獎勵獎金1000元。
而我的第一個賬號,曾經5次申請原創,全部被拒絕,回答幾百個問答,也沒能加上V。
做過頭條的都知道,加V可以從身份認證渠道走,就是提供身份證書,比如教師資格證、律師證之類的。但很多人并不想讓同事都知道自己在做頭條,特別是老師,避免帶來麻煩,所以都不愿走身份認證這條路。
不走這條路,圖文原創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問答,先要通過4個優質問答成為創作者,再持續貢獻優質問答,才有可能成為優質創作者,也才具有加V資格。
另一個就是寫圖文,保證優質,也是可以加V的,我的新號就是這樣。
多聽運營的話,基本上可以避免掉坑
那個時候,問答跟現在不一樣,千粉就可以開通。當時問答開通收益,對于作者來說,完全是靠天賞賜,只管埋頭去寫,是否開通,系統說了算,心里沒有一點底。所以,只能靠優質回答,一天復一天的努力。我就這樣,在一個月過后,開通了收益。
而跟我一起做的一個朋友,他一直做的是老號,跟我一樣,之前都是“率性而為”,短的問答就一個字“扯”“牛”,長的能有兩三千字,圖文五百字也有,三千字也有,現在他的圖文跟我同樣的閱讀量,收益相差很大,這就是權重導致的。
而他的問答,在我新號開通后很長時間也沒能開通,直到頭條改革,萬粉可以開通時,他才靠著粉絲數開通收益,現在千粉都可以開通了,也就更容易了。
頭條的規則一直在變,但權重這個看不見卻一直都在的重要因素,卻很少得到重視,我看到過很多在頭條取得成功的作者寫的經驗文章,都是技術上的總結,對于權重,很少有人去重視。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所在。
做頭條,或者做其他的自媒體號,第一個巨大的坑,就是權重,95%以上的作者,都因為這個坑而失敗。我雖然不算成功,但作為一份兼職,有一份收入,對于我來說就知足了。我的這篇文章,適合跟我一樣希望用自己的文字換主業以外一份工資的人看,至于想月入十萬的,就不用看了,看了只會失望,因為我自己都做不到。
我所說的權重,才是做自媒體成功的源頭,至于能走多遠,那就要看你在這塊地上的精耕細作了。我的這點經驗,完全是小A帶來的,謹以此文向頭條運營小A表示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