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唐給大家介紹了什么是TCP協議。在這一篇文章中,小唐將會繼續帶你了解TCP/IP的那些事。同時也會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IP協議。
IP協議叫做網際互聯協議,它的產生是為了解決互聯網的問題,目的是為了實現大規模網絡的互聯互通,其典型的代表就是小唐說的IP地址。
在TCP/IP協議族中有著一個廣為人知的TCP/IP四層模型。
在講TCP/IP四層模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分層的概念。分層的主要思想是“分而治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有一個復雜的事物,如果要一次性的全部完成是有著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有一種辦法來簡單的把復雜事物進行分割從而起到化繁就簡的作用。這種辦法就是“分層”,目的是把一個復雜的單一的事物,根據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功能,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后依序實現不同層次的主要功能,從而達到實現一個完整的復雜的功能目的。
TCP/IP的四層模型就是這種分層概念的典型。
那么,什么是TCP/IP四層模型呢?事實上,TCP/IP四層模型是把復雜的網絡通信劃分出多個層次,再給每一個層次分配不同的職責,層次內只需要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復雜的網絡通信簡單化了。
TCP/IP協議總共用四層,就像搭積木一樣,每一層需要下層的支撐,同時也是上層的基礎,任何一層的缺少都可能會導致整個模型的崩塌。
TCP/IP四層模型從上往下,依次為: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數據鏈路層,如下圖:

TCP/IP四層模型
TCP/IP四層模型中,每一層都會依賴其下層提供的服務,也同時為其上層提供服務。簡單的來講就是每一層之間都是相互依賴,相互幫助。
應用層決定了向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應用服務。前面幾篇文章講的WEB服務和DNS解析服務都是在這一層次中的。所以我們的HTTP協議、DNS協議也主要是在該層中出現。
傳輸層對于應用層,提供處于網絡連接中的兩臺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在傳輸層中主要有兩個協議:一個是TC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另一個是UDP協議(用戶數據報協議),接下來的文章中,小唐將會重點介紹傳輸層中的TCP協議。
網絡層又叫做網絡互聯層,主要是用來處理網絡中數據包的流動方向的。數據包是網絡傳輸的最小數據單位。在網絡層規定了通過怎樣的傳輸線路達到對方的計算機,并把數據包傳送給對方,在網絡層主要使用的IP協議。
數據鏈路層又叫做網絡接口層。我們的操作系統、硬件的設備驅動程序、網卡、光纖等物理可見的東西都在這一個層次。簡單的講我們計算機的硬件就在數據鏈路層上。為了方便大家對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小唐思考了很久用什么樣的方式能幫助大家更形象化的理解。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覺得用快遞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我們開始吧。
在現實中,快遞包裹在應用層中;快遞包裹上的收件地址就相當于傳輸層;運送快遞的路線就是網絡層;運送快遞的交通工具就是小唐提到的數據鏈路層。
現在,小唐要開始發快遞了,首先要把包裹打包好并寫上相應的收貨地址,然后小唐來到了快遞站準備以陸運的方式把包裹發往目的地。因此小唐經過了應用層的打包,在傳輸層選擇了目的地,選擇的運輸路線是網絡層的陸運,運輸工具為數據鏈路層的卡車,成功的把快遞發出去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在下一篇文章中小唐將會帶領你時刻關注快遞的的運輸過程,以及收到快遞后的那些事,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