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稍微了解點硬盤知識的人都知道SATA接口、M.2接口、PCI-E接口、mSATA接口和U.2接口等等,因為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就是通過SATA數據線與平臺實現連接的。但是你真的了解這些接口嗎?他們之間有什么不一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些接口有啥區別。
一、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A的縮寫,即串行ATA。它是一種電腦總線,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儲設備(如硬盤及光盤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并行PATA的新型硬盤接口類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傳輸數據而得名。
SATA接口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于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或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SATA3.0,這個接口是普及度最高的硬盤接口,普通的2.5英寸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都是這種接口,帶寬6Gbps,兼容程度好、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是它最大的特點。
二、mSATA接口
過去mSATA接口是筆記本硬盤的主流接口,適合輕薄本使用,和SATA一樣,只是SATA接口的縮小版本而已,但是隨著M.2接口的出現,這個接口基本被淘汰了。
三、M.2接口
M.2接口是新一代的接口標準,可以兼容多種通信協議,如sata、PCIe、USB、HSIC、UART、SMBus等。M.2接口非常小,傳輸速度更快,筆記本最常用。
M.2接口又有B key和M key之分,也就是socket2和socket3。socket2走SATA通道和PCI-E2.0 X4通道,速度為700MB/s和550MB/s。而socket3走PCI-E 3.0 X4通道,速度可達32Gbps,帶寬約4GB/s,非常快,現在的M.2接口一直在普及socket3。
M.2接口是為超極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標準,以取代原來的mSATA接口。無論是更小巧的規格尺寸,還是更高的傳輸性能,M.2都遠勝于mSATA。
四、PCI-E接口
PCI-E(PCI-Express)是一種通用的總線規格,它由Intel所提倡和推廣,其最終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取代現有電腦系統內部的總線傳輸接口,這不只包括顯示接口,還囊括了CPU、PCI、HDD、Network等多種應用接口。
PCI-E固態硬盤比較少,都是旗艦級的,因為使用PCI-E接口可以達到非常快的傳輸速度,性能很強,所以成本也很高。
五、U.2接口
U.2接口普及率不高,現在也很少見到有這種接口的硬盤了。
SATA接口和M.2接口有什么區別
現在主流的接口就是SATA和M.2接口,SATA因為使用很久,所以所有主板都會提供這個接口,兼容性很好,M.2在某些主板上可能并未提供。SATA接口在機械硬盤時代是完全夠用的,但是現在固態硬盤越來越普及,SATA接口的速度已經無法滿足了。
所以才推出了M.2接口。其實在M.2接口之外,還出現過SATA Express接口,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但是由于固態硬盤由SATA走向PCIE,所以這個接口的設備并沒有發展起來,主板上已經不再使用這種接口了。
而M.2接口之所以可以普及,是因為不僅速度快,體積還特別小,不管是臺式機主板也好還是輕薄本主板,都適用。
如果是舊電腦要升級硬盤的話,最好需要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主板有沒有M.2接口,目前Intel 100系和AMD 300系主板以后都有M.2接口,筆記本方面目前M.2接口通常只有一個,而且已經提供給預裝的固態硬盤使用了,不會有多余的。
隨著存儲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M.2的價格也已經非常香了。因此如果你是重度工作使用,需要讀寫大型文件或者是游戲玩家,那建議選用M.2,有了它你才能擁有更好的讀使用體驗。
好了,以上內容就是帝特電子關于常用的硬盤接口:SATA、M.2、PCI-E、mSATA、U.2接口的詳細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帝特電子長期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品質的HDMI、DP、DVI(4K/8K)光纖線、音視頻高清線、網絡延長器、光端機、工業光纖收發器、音視頻分配器、音視頻切換器、工業232/485/422轉換器、串口服務器、電腦周邊線材等音視頻產品工業線材,打造數字化音視頻領先品牌,傳遞精彩畫面,分享快樂時光!歡迎前來了解、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