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成為過去式,這一年來,我們見證了太多事情,面對2023年,經濟環境將有哪些發展趨勢,這是每個人在關心的問題,比如,下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什么時候會來?
對此,馬斯克不久前在推特上給出了他的看法:“預測宏觀經濟很有挑戰性,我的直覺可能是2022年春天或夏天左右,但最晚不會超過2023年。”
而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今年又會發生什么呢?通過 Finances Online 11 月 7 日發布的關于2023 年職場趨勢報告,以及倫敦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Lynda Gratton對現代工作場所的預測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2023年職場的關鍵趨勢。
零工經濟發展
現在,自雇人士和自由職業者越來越普遍。受 COVID-19 影響,員工們正在放棄朝九晚五的工作,轉而采用更靈活的工作時間,零工經濟正在迅速崛起。事實上,美國員工在零工經濟中的份額也在不斷擴大。
一般來說,零工經濟包括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尋找服務的消費者、零工工人以及連接消費者和工人的平臺。
零工經濟提供了現代勞動力渴望的好處——允許他們設置工作時間表、在旅行時工作,并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要的公司。

零工經濟的增長對企業意味著什么?
零工經濟通過靈活便捷的平臺提供了廣泛的專業知識,這為那些沒有財力吸引頂尖人才的中小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并有機會與大型組織競爭,以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企業需要擁抱零工經濟,并使用管理遠程員工的軟件,以簡化遠程工作。
重點轉向軟技能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高速發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變化才是常態。
一些工作實際上轉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東西,而其它有些則已經消失了。我們一直以來都把重點放在硬技能上,但如今它卻在迅速地更新迭代。
隨著技術在工作場所轉型中占據中心位置,我們預測重點將轉向軟技能。分析、書面和口頭溝通以及領導力等軟技能對員工和雇主都很重要。

這些技能很難量化,但它們在員工績效和生產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軟技能是獲得知名度、建立關系和創造晉升機會的關鍵。簡而言之,軟技能有助于促進高績效團隊所需的人際關系。這就是軟技能趨勢正加快步伐的原因。
牢牢掌握軟技能可以為職業成功創造更多機會。
員工傾向于靈活辦公并尋求更多的自主權
如果每周多出一天自由時間,就可以多賴一會兒床、去鍛煉身體,或是悠閑地喝一杯咖啡......你會用這一天做些什么?
據《衛報》報道,對于在英國的100家公司工作的2600人來說,這個問題不再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而是現實。因為他們的雇主剛剛簽署了永久的四天工作制條約,并且不會減少工資。
在“4天周運動”中,英國公司正在試點四天工作制。雇主們表示公司的生產力非但沒有損失,而且在員工留存度和幸福感方面有巨大的收獲。

在英國進行為期四天的每周試驗的參與者
如何使用他們的休息日
從歷史趨勢來看,人類的工作時間已經減少了,這主要是由于技術發展,能代替人類做許多工作。人類需要做的工作更少,也是因為人口數量上升,使得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減少。
四天工作周可能會持續下去的原因其實不是技術,而是社會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在說“我想一周工作四天,五天實在太多了。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所有我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教導、撫養孩子,照顧年邁的父母。”
在Lynda Gratton教授看來,一對夫婦一周工作整整五天是不人道的,所以工作制方面會有變化。
長期以來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對勞工而言已成常規。然而,隨著現代員工傾向于隨時隨地工作,這種時間表正在被淘汰。
此外,員工的生活變得更加繁忙,工作環境更加全球化。靈活的辦公時間也非常適合疫情帶來的居家辦公。有很多理由相信,工作時間的改變早就應該發生了。
例如,eBay為客戶服務代表推出了eBay@Home計劃。此外,各機構也挺身而出,英國工會提倡每周工作4天。畢竟,29% 的員工認為提高工作靈活性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生產力。企業應探索使其工作時間表更可行的方法。

當公司提供靈活性時,個人得到了自主權:我能有所選擇。
比如我能有機會看我孩子的圣誕演出。時間就是這么有趣:花費時間的方式不同,其價值就不同。看孩子的圣誕演出比沒有任何計劃的兩個小時要有價值得多。
很多事情對工作都很重要,回到這個問題上,人們需要自主權,他們需要選擇如何工作,何時工作,在哪里工作。
公司會繼續提升員工福利
對現代員工而言,熬夜或長時間工作以賺取更多收入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們正在尋找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組織必須向員工證明就業是一種共同的價值,應該為員工留更多時間給朋友、愛好和自身。
在過去的十年中,員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倦怠和壓力大的情況普遍。員工對工作全身心投入,以至于忽視自己的福利。然而最近員工福利已成為員工和雇主的首要任務,關注職場人心理健康比以往更重要。
越來越多的公司制定健康策略,以提高員工的健康和幸福度。如今,人們對在工作場所設置健身中心、自助餐廳、托兒所和醫療保健等設施,早已司空見慣。
隨著頂尖人才競爭的升溫,我們預測員工福利將在吸引員工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組織必須做很多工作改善工作場所。例如,為了解決遠程工作者的孤獨感,有些企業正在投資團隊建設活動。此外,圍繞心理健康等領域提供培訓的企業數量顯著增加。
性別平等與社會責任
性別平等并不是一個新話題,但它絕不會消失。多年來,旨在確保更多女性擔任最高領導職位的多元化運動不斷發生。我們雖然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但隨著公司和國家參與進來,變化即將到來。
允許婦女經營企業不僅在道德上是正直的,而且是有益的。根據麥肯錫2020 年的研究, 女性代表在高層任職的公司超越同行的可能性要高出 50%。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彌合性別差距可以使GDP增加約35%。正因如此,性別差距正在日益縮小。

除了對性別平等的重視,如今打工人也十分在意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隨著社會政治風云變幻和跳槽率的上升,形勢愈發動蕩。公司發現很難吸引頂尖人才,這是因為員工不再尋找只有外表光鮮的公司,他們更青睞于能夠維護價值觀并且優先考慮社會責任的公司。
年輕一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正在推動該趨勢。為了成功吸引、雇用和留住年輕勞動力,公司應以社會責任為先。
工作場所的機器人+人類
一批新的公司將創造人工智能工具,補充和擴展人類工人的能力。根據Tractica的說法,虛擬數字助理的使用將更普遍。到2025年,將有近10億用戶依賴人工智能驅動的虛擬助手。
今天,機器人可以自動化處理工作的日常任務,這為員工騰出了寶貴的時間,將常規的細枝末節剝離出來,人類的角色將是建立、強化、完善,或集中人工智能的產出,將更多時間用于判斷和洞察項目。
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將代表增強的智能,它通過模式分析的假設來實現任務的自動化,但最終由人類的直覺和指導來審核。
Z 世代將在未來幾年接管全球勞動力
現在,Z世代是現代勞動力的最新進入者,這一代人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事情。
由于完全在快節奏和以互聯網為中心的環境中出生和長大,這一代人的主要特質與我們前幾代人看到的大不相同,這樣的特殊性使他們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群體。
由于 Z 世代是數字原生代,他們希望現代工作場所能夠充斥著數字協作軟件工具,在對待職業和教育的方式上也趨于務實。
我們預計Z世代將在未來幾年接管全球勞動力。
管理Z世代勞動力并不容易,企業需要接受現代勞動力轉型,并提供該群體蓬勃發展所需的軟件。此外,傾聽Z世代的想法,了解他們的特點,有助于Z世代更快、更有效地融入團隊。
參考文獻:
CNN. (2018). A New Zealand Company Tried a Four-day Work Week. It was a ‘resounding success’.
Connecteam. (2020).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eneration Z In The Workplace in 2021.
Datamation. (2018). AI Assistants to Lend 1 Billion Users a Virtual Hand by 2025.
Forbes. (2018). California Mandates Female Representation On Public Company Boards.
Forbes. (2020). How COVID-19 Has Transformed The Gig Economy.
Forbes. (2021). AI, Robots And Play: 2021 Predictions For A Virtual Workplace.
Fortune. (2018). eBay Invites Some Customer Service Employees to Work From Home.
GetVoip. (2020). The State of Video Conferencing in 2020 [50 Statistics].
Inc. (2019). The Hidden Advantage of Women in Leadership: How Closing the Gender Gap can Increase GDP.
InformationAge. (2020). Five AI and ML trends for the workplace in 2021.
MasterCard. (2019). Gig economy projected gross volume 2018-2023.
McKinsey. (2020). Women in the Workplace 2020.
Multibriefs: Exclusive. (2020). Absenteeism Costs Employers Billions of Dollars Every Year.
Prodoscore. (2020). Productivity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Pandemic Due to Remote Work.
PWC. (2020).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 Look to a Future That Balances Remote and In-office Work.
Quantum Workplace. (2020). Why is Employee Engagement Important? 14 Benefits Backed By Research.
ScreenCloud. (2020). Employee Engagement Statistics & Trends for 2020. This Week in FM. (2020). Natural Light – Importance in the Workplace.
VangageCircle. (2021). Flexible Working Hours: 5 Ways It Boosts Productivity.
VantageCircle. (2021). Foster Your Business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