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也有趣”,品味各地美食,食盡人間煙火,是人生至幸之事。大家好,我是小菲,一枚熱愛美食的80后,如果恰好您也喜歡美食,那就關注我吧!
紅棗是人們生活中常見常吃的一種果實,既可以烹飪,又有滋補功能。
紅棗原產于我國,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我國已存在8000多年。
大棗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素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
紅棗在我國很受歡迎,家家戶戶都要備一些,紅棗的產地也很多,不同地方的紅棗口感不同,您知道哪的紅棗最好吃嗎?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8種最好吃的紅棗,看看您吃過幾種呢?
一、山西稷山板棗
稷山板棗產自于山西運城稷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歷來都是皇家貢品,遠銷日本、北美、東南亞,被稱為中國十大名棗之首。
板棗主要生長于稷山丘陵地區,這里氣候干燥、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大棗內部糖分積累。
稷山板棗外形為扁圓形,顏色為黑紅色或紫褐色,色澤紅潤、肉厚核小、味道甘美、營養豐富、含糖量非常高,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深受消費者喜歡。
二、新疆若羌灰棗
若羌灰棗產自于新疆若羌,這是中國獨一無二樹上自然吊干的紅棗。
若羌灰棗,又叫若羌香棗、樓蘭紅棗。為啥叫灰棗呢?因為這種棗在成熟之前,通體發灰,因而得名。
若羌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爾金山脈交匯處,無霜期長,高溫少雨,晝夜溫差高達28度,非常適合灰棗的生長。
若羌灰棗個頭較小,果實圓潤飽滿,皮薄肉厚,甘甜爽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元素。
三、新疆和田棗
和田棗產自于新疆和田,其名氣絲毫不遜于哈密瓜。
和田位于世界水果優生區的核心中央區,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達15個小時,因此長出的紅棗質量上等。
和田棗突出特點是個大、皮薄、核小、肉厚、甜醇,維生素C含量豐富,糖分含量很高,可以煲湯、泡茶、直接吃。
四、河北滄州金絲小棗
滄州的金絲小棗最為出名,據說滄州栽培金絲小棗已有3000余年歷史,始于商周,興于明清,盛于當代,滄州因此被稱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滄州金絲小棗色澤鮮紅、皮薄肉厚,含糖量高達65%,掰開之后能拉出金絲,非常誘人。
吃法更是多樣,生食、煮食、熬湯、燉品皆可,還可以制作成蜜棗、糖棗、脆棗、醉棗、棗茶、棗酒等風味食品。
五、黃河灘棗
黃河灘棗就是長在黃河邊上的紅棗,又叫河畔棗、木棗,主要分布五山西、陜西黃河交界處,山西臨縣、陜西清澗縣、延川縣的灘棗都很出名。
黃河灘空氣清新、污染少、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灌溉便利,非常適合棗樹成長。
灘棗個頭碩大、色如墨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素有“人參果”之稱,被人夸贊為“味奪石蜜甜偏永,紅邁朱櫻色莫論”,色、香、味、形俱全。
六、河南新鄭大棗
新鄭大棗產自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素有“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美譽。
新鄭大棗,又叫雞心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市場歡迎,在中原知曉度頗高。
新鄭是最早發現栽培大棗的地方,距今已有8000多年歷史,新鄭也是保存古棗樹最多的縣。
新鄭的大棗產業比較發達,從產前、產中,再到產后,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全市有棗加工企業180多家,除加工當地大棗外,還大量經銷外地棗,初步成為全國棗產品集散地。
七、寧夏靈武長棗
靈武長棗產自于寧夏銀川靈武,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靈武位于寧夏中部,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蒸發強烈,適宜大棗生長。
靈武長棗外形為長橢圓形,顏色為紫紅色,脆甜適口,糖分高,酸甜可口,富含多種有機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被譽為“百果之王”。
八、山東寧陽大棗
寧陽大棗產自于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寧陽大棗種植主要集中在寧陽縣葛石鎮,全縣種植面積近十萬畝,產值達2億元。
寧陽大棗色澤深紅、果實碩大、果肉肥厚、果肉細膩、含糖量高、香味濃郁,可以拉出絲。
上面8個地方,有您的家鄉嗎?您吃過幾種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