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刷屏全網的文章《狗日的中年》里有一句話:
“中年是個賣笑的年紀,既要討老人歡心,也要做女兒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歡心。”
簡單幾句話,既扎心又真實。
中年之后,我們不僅要承受各方面的壓力,還要隨時面對各種的不如意。
因此,很多人常常會被弄得身心疲憊,痛苦不堪。
但有一些人,卻仍然能活得輕松自在,過得有滋有味,究其原因,就是懂得“認慫”。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生活中,對自己的健康“認慫”
前半生,我們總是站在健康的對立面,追名逐利的路上忘了顧及自己的健康。
當疾病纏身時,才發現之前所有的理想和抱負,都不及手捧熱湯,筷蘸油香的簡單可貴。
作家賈平凹三十多歲時得了肝炎,之后的二十多年一直深受折磨。
在得肝病前,他的生活沒有規律,每天熬夜寫東西,飲食也不規律,經常是饑一頓飽一頓。
寫作時還喜歡抽煙,更是加重了病情。
得了肝病之后,朋友們的避而遠之,醫護人員的冷眼漠視,都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身體和心理的傷痛。
只有家人沒有對他區別對待,但當看到家人用高壓鍋蒸煮自己的用具時,心中還是會落淚。
他盼望自己的病能快點好起來,草藥、中藥、西藥吃了一大筐,但都沒有好轉。
他說自己就是寫作掙錢,掙錢了治病。什么都沒有,就是有病,什么都有了,就是沒錢。
被肝病折磨得最兇的這幾年,恰逢好友路遙患肝癌去世,路遙去世前曾叮囑他要照顧好身體。
這件事給他敲響了警鐘,他不再像之前那樣不顧自身狀況拼命寫作。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不再過分追求工資和業務能不能再高一個層次,而是更關心自己的血壓血脂能否保持穩定,腰椎間盤突出是否復發。
寫累了,就到附近的茶館里閑坐散心;不舒服了,就開始和自己的“肝”對話,讓精神放松。
有位作家說過:“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不是硬撐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二十多歲的時候,好像有用不完的時間和精力,一門心思去賺錢,哪怕熬夜加班也無所謂。
但步入中年之后,體力和腦力都開始走下坡路,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這時才愈發明白,如果身體脆弱,就無法撐起理想;如果失去健康,其他一切也無福享受。
人間難得走一遭,唯有健康勝萬千,何必為了滿足物欲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人生下半場,學會向健康“認慫”,你才能不被病痛打倒,讓自己走得更遠,微笑過好余生。
婚姻里,在夫妻關系中“認慫”
看到過一句話:“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
深表認可。
生活中不難發現, 那些“怕老婆”的男人,婚姻往往會更幸福。
在某些事情上有爭執時,他們不會固執己見,而是愿意主動“認慫”,即能避免矛盾加深,也能哄老婆開心。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中,傅首爾和老劉去張歆藝和袁弘家做客。
老劉提出要和袁弘比拼廚藝時,首爾疑惑地看著老劉,問他是不是對自己的廚藝有什么誤解,居然有信心去和人家比拼。
面對老婆的質疑,老劉沒有覺得失了面子,表示自己也沒什么信心,轉身就進廚房準備晚餐。
廚房里袁弘問老劉:“家里有個辯手,那你還和她辯嗎?”
老劉說:“我都是選擇沉默,用這種方式讓一個辯手沒有成就感,往大了想,自己也算贏了。”
而日常相處中,老劉對傅首爾也是處處“退讓”。
傅首爾要把腳搭在老劉身上,老劉就乖乖讓她搭;傅首爾讓他撿包,他就高高興興地去撿。
之前也有朋友調侃老劉沒有家庭地位,而老劉只是平靜地說:“誰幸福誰知道。”
老劉每次的 “認慫”,更像是夫妻關系的粘合劑,是最智慧的相處之道。
陳道明曾說過:“當你放下面子對老婆好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了;當你給足老婆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人到中年,要明白,比起劍拔弩張的婚姻關系,主動認個“慫”,也沒什么大不了。
夫妻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一點小事就爭吵不斷,不肯退步半分,只會讓婚姻失了溫情,缺了愛意。
懂得在最愛的人面前“認慫”,不是軟弱,不是逃避,而是一個人最大的格局和擔當。
職場上,對待工作適度“認慫”
宮崎駿說:“當一個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經成了一頭豬。過了三十歲,人生就不再是縱馬奔馳,而是負重登山。”
誠然,人到中年,既要照顧妻兒,又要贍養老人,身上的擔子驟然沉重了許多。
此時,你只有保持內心清醒,張弛有度,跟工作“認慫”,才能少走一些彎路,留住生活的安穩。
博主@江湖小六分享了一段經歷:
自己有個同事老李,四十多歲,在一家公司勤勤懇懇地干了十幾年,口碑極好。
最近部門新調來了一個領導,比老李小十歲,不僅事事針對老李,還當眾讓他下不來臺。
新領導先是給他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讓他不得不留下來加班;之后又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責罵他效率低,任務完成得太慢,浪費公司資源。
大家都以為老李一定會懟回去,或者直接辭職走人,當場給新領導難堪。
但沒想到,老李只是默默聽從安排,領導怎么說,他就怎么做。
一段時間后,新領導見老李沒有反應,覺得沒意思,自己也就消停了。
私下里大家曾問過老李:“新領導那么過分,為什么要受這個氣?”
老李回答:“領導要擺譜耍官威,我何必要鬧不愉快,干脆“認慫”,既讓領導有面,我也能保住工作。”
畢竟他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哪里都需要錢,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很重要。
人到中年,向工作“認慫”,不是認輸,也不是懦弱。
而是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所以收斂了脾氣,沉寂下來努力生活。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學會了用柔和的方式處理問題,避免讓自己困在腳下的泥濘中,活得痛苦又糾結。
正如周國平所說:“到了一定的年紀,總要學會與周遭的一切和平相處。”
人生海海,行至半坡,比起讓家人安好,又有什么不能讓步的?
以退為進,守住當下,你才能活得幸福體面,有所期盼。
《請回答1988》里有句臺詞:“人真正變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
年輕時的我們,總是覺得中年人油膩又懦弱,為一點小事處處低頭于人。
但當時間把自己也推到了這個位置時,才明白,“認慫”才是中年人的必修課。
注重身體,向健康“認慫”,才能少些遺憾和痛苦;放下面子,和妻子“認慫”,才能讓家庭和睦團結;看淡自尊,跟工作“認慫”,才能多些安穩的幸福。
人生下半場,不要再堅持一些沒有價值的逞強,學會在某些事情上和解,也是一種智慧。
點個“贊”,你我共勉!
作者:小布丁,一個認真修煉的獅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