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孩子原因家里負擔重我跟老公倆前后都辭職了。
我就全職在家帶娃,老公就跟公公婆婆上工地了。因為之前上班單位也交了好幾年五險,想想就這么斷交了可惜了。
很多靈活就業人員都在為自己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于是跟老公去社保局問了下個人怎么申請社保險。
看了這份表單感覺自己交保險還是很虧的。
我算了一下,按照我們縣城目前的繳費基數來算,即使選擇最低繳費檔次,一年的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費用加起來也要8000多元,壓力比較大,想知道這樣交下去真的值得嗎?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其實很多人覺得自己一年交八千多元,也沒有單位給自己繳納一部分,大部分錢都進了統籌賬戶,像養老保險費用只有8%計入個人賬戶里面,不劃算。
而且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繳納金額是和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近年來社會平均工資不斷增長,很多低收入人士越來越負擔不起社保繳費金額了。比如有的人表示,一個月收入3000元,社保就要交600多元,還要負擔生活開銷,壓力很大。
通常來說,目前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繳費基數的20%左右(8%進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是8%左右。
舉個例子,我們忽略工資上漲、個人賬戶利息等因素,假設我們縣城平均工資是4000元,按最低檔次繳納社保,繳費基數是3429元,交15年,60歲退休,那么: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蓄額/139=(3429*0.08*12*15)/139=355元;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一年在職員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1%=(4000+3429)/2*15*1%=577元;
退休時養老金= 355+557=912元。
同時我們要交滿15年的話
686*12*15686*12*15=123480元;對于我們現在的家庭來說這也不是一筆小錢,因為現在老公的工作因為疫情的原因也不是很穩定,外面好多工地因為疫情的原因進不去。今年到現在還在家。
所以說很糾結,如果不繳的話老了也就沒這個保障呢,想著該不該續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