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視野、光照、噪音這三個矛盾體一直困擾我們選房,小編通過查閱文獻從交通噪音傳播原理、綠化帶降噪分析等方面進行研究,并通過實測來驗證臨界住宅樓層與交通噪音的關系,看看哪幾層噪音最大?
- 交通噪音為臨街噪音的主要來源
聲音是通過波以能量的方式呈球狀向周圍擴散,我國《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將道路上的車輛理想化為等間距勻速行駛,理想化模型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當車流量大于 300 輛/小時時,噪聲等效聲級作為線性聲源計算;二是車流量較小時,噪聲等效聲級作為點聲源計算。
交通噪音主要受車流量、行駛速度、大型車比例等方面影響:
車流量每增加一倍,交通噪音上升3~5 dB;
機動車速度每增加一倍,車輛的噪聲提高6~9 dB;行駛速度≤50Km/h時,交通噪音主要來源于車輛動力;行駛速度≥50Km/h時,交通噪音主要來源于車輛行駛過程輪胎與路面摩擦;
重型貨車或中型貨車在市區行駛條件下的噪聲比轎車大 10~16 dB,大客車在市區行駛條件下的噪聲比轎車大15 dB,但目前電動大巴推行,噪音很小;
另外車輛鳴笛(90 dB)也是交通噪音主要來源,但臨街干道一般禁止鳴笛。
目前國內車輛保有量很大,典型干道車輛點聲源排列成行,交通噪音為線聲源向外輻射呈圓柱體狀擴散。
- 臨快速路住宅慎選
快速路主車道數量一般為雙向 6-10 條,主道路面寬度為 25-40 m。主路兩側設置雙向 4 車道輔道,輔道路面寬度約為 8 m。兩側綠化帶的寬約為 20 m。
主干道最為常見的道路紅線寬度為45 m,雙向6車道,路面寬度為21 m。
次干道的道路紅線寬度約30 m,雙向4車道,路面寬度為15m。
支路的紅線寬度為20 m,雙向 2-4 車道,路面寬度為 12 m。
《聲環境質量標準》住區外環境的晝間 60 dB、夜間 55 dB。根據《健康住宅設計技術要點》住宅室內通常在開窗情況下,室內外差值在 10 dB 左右,所以在開窗的情況下住宅窗外的聲級達到 55 dB 左右,才能滿足理想的室內環境。
分析得出,快速路段噪聲影響最大,其兩側輔道的路肩值達到了74 dB 聲壓級,約衰減約 50米后才能減少到 70 dB 以下,退后150米后其噪聲值仍然在60 dB 以上。所以購買快速路臨街住宅需謹慎。
主干道較快速路而言,其超過 70 dB 嚴重影響的區域很小,僅限于路肩兩側約 15 米以內,路肩值約為 71 dB,但是噪聲隨距離衰減的作用較高,其衰減45米后便減少了約 6 dB至65 dB。
次干道噪聲截面分布的與主干道相近,相同位置的聲壓級別小了約 3 dB。
城市支路因其車流量與車速較小,其噪聲影響很小,路肩直徑約 65 dB,由于其聲能較小,隨距離衰減很快,退后約 12 米噪聲便可小于 60 dB,所以支路噪聲對住區的影響是最小的。
調查顯示,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等不同道路臨街側交通噪音在60~65分貝之間,臨街側比背街側平均高5.6分貝,臨街側比小區內部平均高6.6分貝。
我國出臺《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對住宅噪音作出明確要求,室內允許噪聲級為(住宅臥室晝間 50 dB(A)、夜間 45 dB(A))。相當于輕聲說話的環境,屬于安靜的聲音環境,所以買了臨街住宅的朋友也不必擔心,一般通過控制臨街建筑退距、增加綠化帶及道路限速等手段可使臨街噪聲級滿足國標。
- 臨街住宅10~25層噪音最大
綠化帶的整體長度、種植密度和寬度、植被種類、搭配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綠化帶對噪聲的抑制效果。同時包含常綠喬木與灌木的綠化帶對噪聲的抑制效果較好,綠化帶越是靠近道路,對噪聲的抑制效果越好。
研究發現,寬 10m 綠化帶可降低噪聲 20~30%;高度達 10m,寬度達 30m,郁閉度能在 0.6~0.7 之間的綠化帶可有效減少噪聲 7dB;另外,喬木、灌木、草地相結合的綠地,平均可以降低噪聲 8dB,高者可降低噪聲 8~12dB。
因此,綠化帶可平均降噪至5~10 dB。
量化分析發現,當住宅建筑多退后 15 m 時(退路緣 39 m),各樓層均可衰減至 65 dB 以下。臨街建筑樓層越高,其受噪聲影響越嚴重,建筑退距收益越小。當建筑為 11 層時,退路緣 24 m-59 m,其立面平均聲壓級衰減為 4.5 dB。當建筑為 34 層時,其衰減值為 2.5 dB。
目前主次干道建筑紅線普遍在40m以上,沿街綠化帶噪音衰減后,經實測,除5樓以下外,從5樓開始,噪音逐漸上升,但隨樓層上升,會受到多方向噪音,15~25層噪音最大,30層和5層相差不大,分析結果與模型分析吻合。
綜上,從道路噪聲產生、傳播、衰減的原理層面上對臨街噪音進行了理論分析,經過實測驗證,臨街住宅10~25層噪音最大,但樓層太高容易受多方噪音影響,樓層太低臨街私密性較差。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 張鵬. 應對交通噪聲的深圳高層住區設計研究. 建筑科學與工程, 2016.(03)
[2] 袁秀湘. 公路綠化林帶對交通噪音的衰減效應分析[J]. 公路與汽運,2009(2):114-116.
[3] 丁亞超. 公路交通噪聲預測及綠化帶對交通噪聲衰減的效果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