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部分帶有駕駛模式切換的車型中,都會有ECO模式或者叫經濟模式,有人說它并不能省油,而且長期低轉速還會產生積碳,究竟是不是真的,那怎樣開車更省油呢?
1.ECO有省油效果但不明顯,直觀感覺就是動力變弱
ECO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式,一種是主動式,被動式是當車速達到平穩之后,行車電腦自動調整噴油量等信息,以此達到節油效果,而今天要說的主動式就是有單獨的開關和駕駛模式切換。駕駛員手動開啟ECO模式之后,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油門變遲緩,升檔的轉速更低,車輛變得“肉”了,其實這就是行車電腦調整了噴油量,噴油量更少,自然就達到了節油的效果,但是節油效果普遍都在3%左右,而一般的家用車一年的行駛里程平均都在1萬公里左右,假設車輛百公里耗油量為10L,油價為7元/L,一輛家用車每年可以省下210元,所以每年省下的油費并不多,況且動力還變差,省油效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明顯。·
2.從原理上講ECO產生的積碳很少,積碳產生的原因更多是駕駛習慣
ECO原理就是通過行車電腦調整發動機空燃比參數、節氣門開度和變速箱邏輯等,而積碳主要是因為燃燒不充分或者使用品質較低的燃油才產生的,所以ECO模式調整的是整體的邏輯,限制動力輸出從而達到省油目的,僅僅通過發動機轉速低就判斷產生積碳是不嚴謹的,倒不如說,使用ECO模式時在起步加速階段,提速較慢,發動機由于負荷較大,也就是“吃得少干的多”而且還長時間處于低轉速,所以才產生了積碳,當然這條結論也并沒有得到科學證實,所以這條結論聽聽就好。想要減少積碳,只能是減少原地怠速的時間,或者加注品質更好的燃油。
3.良好的駕駛習慣才能更省油,ECO使用與否看心情
開車想要達到省油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改變自己的駕駛習慣,最簡單的就是不要大油門急加速,少踩剎車,當然少踩剎車的意思是提前判斷前方路況,提前減速,依靠車輛滑行來達到省油的效果,也就是老司機常說的要學會用油門控制車速,而不是剎車。其實開車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省油,應快則快,應慢則慢,既方便別人,又方便自己,才是每個交通參與者的責任,而ECO模式到底應不應該使不使用,隨意。
最后總結,ECO模式的節油效果并沒有像廠家宣傳或者車主朋友想的那么完美,當然也沒有像產生積碳這種情況那么糟,但是ECO模式確實會限制動力的響應,所以如果是佛系車主對此感覺不明顯或者不在乎,使用與否看自己的心理,如果是很正常的駕駛習慣或者是“黃金右腳”老司機,ECO模式沒有太大的必要。
(文/澤宇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