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對于病有所醫、避免因病致貧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醫保局的數據顯示,目前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加在一起的參保人數已經是超過13.7億人。對于眾多參保人員來說,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生病就醫發生了高額的醫療費,是可以進行二次報銷的。
醫保二次報銷是怎么回事?
醫保真的可以報銷兩次嗎?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二次報銷?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醫療費都能進行二次報銷的,個人自付的醫療費金額是要超過二次報銷的起付線,才能進行二次報銷。
二次報銷其實是大病保險的二次報銷,也就是參保人員得了大病,產生了巨額的醫療費,在基本醫保報銷后,金額還是非常高,超過了起付線,為了減輕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就可以再報銷一次。如果只是得了小病,醫療費沒有超過二次報銷的起付線,那就不能享受二次報銷。
所以,能否二次報銷,關鍵就是看個人自付醫療費用是否超過大病醫療保障的起付線。
達到多少錢就能二次報銷?
其實,各地規定的大病報銷的二次報銷的起付線是不同的,各地標準不一樣,全國并不統一。
以北京為例,2021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為30404元,城鎮職工大病報銷的起付線39525元,城鎮職工大病保障起付標準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1.3倍。
也就是,如果參保人員在一次報銷后,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在扣除單位補充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金額后,還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就能進行大病報銷二次報銷。
二次報銷能報銷多少錢呢?
至于二次報銷能報銷多少錢,關鍵是看報銷比例,這個報銷比例各地也是不盡一致的。
比如根據北京醫保局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的通知》,起付標準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萬元(含)以內,報銷60%;超過5萬元(不含)以上報銷70%,上不封頂。
舉個例子:參保人員老趙,因為經常加班和熬夜,2020年不幸得了大病,在一次報銷后,個人自付的費用還有10萬元,已經超過了39525元起付線,超出了60475元,所以,可以進行二次報銷。
其中,5萬元以內的報銷60%,也就是3萬元,5萬元以上的部分10475元報銷70%,也就是7332.5元,一共報銷了37332.5元,省了3.7萬多元。
為什么有人無法二次報銷?
有一些參保人員反映自己并沒有享受二次報銷,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自付的費用沒有達到二次報銷的起付線,所以,自然沒有二次報銷。
需要注意的是,你自付的費用是在進行一次報銷后的金額,而不是整體所有的醫療費,這些概念是要搞清楚的。
一句話:達到二次報銷的起付線,才能報銷,否則不能二次報銷。
如何進行二次報銷呢?
大病保險的二次報銷一般是一個年度結算一次。由系統自動支付,參保人員無需申報。也就是說你達標了,就能自動二次報銷,這樣也省去很多報銷的事務性負擔。
了解更多醫保的知識,關注思之想之。歡迎轉給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