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李某系公司的負責人,自知作為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但自己的公司是小微企業,難以支撐高昂的用工成本。因此,公司在運營中遇到了困境,欲尋求幫助。那么怎么才能節省用工成本呢?
【律師解答】
社保社會保險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除了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需繳費外,其他三個險種,單位和個人按相關比例共同繳費。原則上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由此可見,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的義務。但在實務中很多企業的用工人員,并不是都需要給他們繳納社保。至少有以下四種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不用為其繳納社保:
一、返聘退休人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用人單位不用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返聘人員繳納社保。一方面,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減少了自身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對于已經退休人員來說,自己雖然退休,但并未喪失勞動權! 積極的去參與勞動,也是一種價值體現!
二、在校實習生
對于還未畢業的學生,根據學校要求在校的學生,在大四將會在校外的用人單位進行實習,并簽訂實習協議,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的實習期。對于實習生而言,用人單位是給實習生提供了一個在社會上學習的場所,學習知識和實踐教學內容,由于實習生未畢業,與學校還存在“歸屬關系”。因此,在校實習生并未與用人單位形成實際勞動關系,而是屬于勞務關系,用人單位則不需要為其繳納社保。
三、聘用勞務派遣人員
其實勞務派遣人員不是不用繳納社保,只是不是直接由用工單位繳納,社保是由和員工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繳納,勞務派遣人員的社保應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用工單位按約定支付勞務費即可,其實勞務費里就包含了派遣人員的社保和工資等成本。勞務派遣需要注意:單位不能直接對勞務人員進行管理,只能通過勞務公司間接管理。派遣人員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社保,企業可以不用為這部分人員繳納。
四、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將生產線上的員工,以組為單位成立個體戶,與用人單位不具有從屬性。因此,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的員工不是單位真正意義上的員工。
個體戶外包員工工資轉為了個體戶經營所得,而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無需為其繳納社保。由于個體戶是有限額免稅政策,同時個體戶也可以給公司開票,降低成本,便成為熱門的籌劃選擇。(據《天津工人報》報道 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 潘強 趙督供稿)
責任編輯:朱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