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得少,喝得早,應該不會有事兒,正是這種僥幸心理,讓很多人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端起了酒杯,直到出事才悔之晚矣。
酒精對大腦到底有何影響?酒駕究竟要付出多大代價呢?先來看看,酒后駕車危險系數直線飆升,對于這件事大家是怎么看的?
實驗測試:飲酒前后大腦狀態有何變化?
都知道酒精影響大腦,那飲酒前后,大腦究竟會產生什么變化呢?我們用實驗來說話。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事件相關電位室,主要進行腦功能輔助檢查。在這里,受試者首先進行飲酒前的視覺和聽覺測試,同時戴上多導聯腦電監測儀,來監測記錄大腦前額葉皮層以及小腦等多個腦區的神經元活動情況,也反映大腦的激活程度。
這些大腦部位,與人們反應能力以及肢體的協調控制能力密切相關。飲酒前測試完畢后,受試者飲下2兩52度白酒(100ml,酒精含量大概約40g),這達到了法律規定的醉駕標準。
酒后再次做相同測試,出現明顯的反應遲緩,比如,在人臉識別的視覺測試中,受試者的主觀感受是,人臉照片消失后,需要用力思考,才能按下相應的選擇鍵,而此時下一張照片已經出現,完全不能像飲酒前那樣,當人臉照片出現的瞬間,就能按對選擇鍵。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袁俊亮:這是我們飲酒之前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大概300毫秒這樣一個位置,我們的波幅大概處于15~20微伏這樣一個水平,引出來一個非常明顯的正波。代表著我們這樣一個被試,對于突然發生的一個事件,或者新異的刺激,它能夠有非常好的反應,有非常好的一個準確的判斷。飲酒之后,波幅僅僅大概只有4微伏這樣一個水平,其實波幅是一個明顯的降低,也代表了我們大腦對信息加工的能力也是下降的。
視覺的結果我們對于人臉識別的正確率,我們飲酒之前的正確率有90%,飲酒之后降低了60%這樣一個水平。
腦電地形圖,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前面可以看到患者的前額葉功能是正常的,那么我們大量飲酒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患者前額葉功能和我們飲酒之前相比,這個功能是明顯的降低。
它代表著我們在大量飲酒之后,我們在行駛過程中面對突發的路況,突發的一些意外,我們判斷能力下降了,我們的反應時間增加了,這樣的話會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發生。
酒后反應遲緩 酒精如何降低大腦功能?
科學檢測顯示,飲酒后,我們的大腦應變速度變慢,反應時間變長,信息加工效率急劇下降,正因如此,才極易發生交通事故。那么,酒精又是如何降低大腦功能的呢?
專家介紹,我們的大腦包含數以百億計的神經元,他們之間形成錯綜復雜的神經網絡,可以分為興奮性神經元和抑制性神經元兩大類。興奮性神經元興奮后,就可以通過突觸末梢釋放谷氨酸,當谷氨酸受體被激活后,分布在突觸間隙的正電荷會流入下游神經元的細胞膜內,正電荷變多,神經元就會變得興奮。
而抑制性神經元興奮后,可以使突觸末梢釋放GABA,當GABA受體被激活后,突觸間隙的負電荷會流入神經元細胞膜內,負電荷變多,神經元就會受到抑制。
當興奮和抑制構成反饋環路時,興奮和抑制達到微妙的平衡狀態,人體就可以正常行使生理功能,而飲酒會打破這種平衡。
這是因為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可以作用于GABA受體,導致下游神經元的抑制變強。同時,作用于谷氨酸受體,下游神經元的興奮減弱。總體上,神經的抑制變得更強,這種失衡的局面會影響整個大腦。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袁俊亮:實際上大量的酒精,大量的乙醇,在體內是一直存在一個蓄積的情況,他可能會對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還有對于肝臟的負擔,還有對我們周圍神經的損傷,這個都是我們看不見的。
一次過量飲酒 酒精影響大腦竟長達6周?
很多酒駕者在被查處的時候都會說,我中午喝的酒,以為晚上就沒事了。還有人晚上大醉一場,睡一宿覺,第二天早上開車依然被查出酒駕。酒精究竟多長時間能夠被完全代謝掉?它對大腦的影響最長又能持續多長時間呢?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袁俊亮:我們大量飲酒以后,并不是我們第二天休息好了,酒精代謝光了,那么我們這個事情已經結束了。實際上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大量酗酒產生醉酒以后,它對于我們大腦的影響,無論是結構的還是功能的,可以持續大概6周的時間。所以說并不是我們一次醉酒,就是一次結束,而是持續的時間是非常長的。
何為酒駕?何為醉駕?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小朋友都懂的道理,有人卻一再觸犯。特別是有些人不僅飲酒駕車,還醉酒駕車。這酒駕和醉駕如何區分呢?
根據規定,人體血液酒精含量低于80毫克/100毫升的,屬于酒后駕駛,而超過這個數值就屬于醉酒駕駛了。說通俗一點,一般人一次性喝兩瓶啤酒或者一兩白酒,基本上就能達到醉駕標準了。
醉駕將付出何種法律代價?
無論酒駕還是醉駕,駕駛者都會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不信咱們就以醉駕為例,來算算賬。首先醉駕者難以逃脫的當然是法律的代價。
一旦達到醉駕標準構成危險駕駛罪,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的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法官介紹,事實上這是當事人醉酒駕車構成刑事犯罪后的最低刑罰,前提是沒有造成重大人身傷害等。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 樊強:如果醉酒駕駛機動車造成重傷1人以上,然后如果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那么就構成交通肇事罪,那么應當判處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官介紹,如果醉酒駕駛人在發生事故后,繼續駕車沖撞,放任危害后果進一步發生,那就有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京醉駕致一人死亡需要賠償多少錢?
咱們以在北京為例,如果當事人醉駕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那一般來說要賠多少錢呢?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 于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北京市法院的相關的規定和解釋來看,如果說醉酒駕駛人是全責,造成一人死亡的,他的相關損失賠償大概在138萬元左右。
據了解,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當地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20年計算。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可支配收入69434元,乘以20就是1388680元。
這138萬多元還只是死亡賠償金,除此之外還有喪葬費、醫療費、被扶養人的生活費等,法官講,根據不同情況可能還有幾十萬的支出。這些錢保險公司都不會賠付。
付出了法律代價、經濟代價
就算完了嗎?
別忘了還有更大的社會代價
在等著醉駕者
例如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等處分
更重要的是
如果當事人有了刑事犯罪案底
其子女未來的發展也將受到影響
在報考公務員、警校、軍校政審時
多少也會受到限制
可能無法報考。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來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