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6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盛大召開。本屆峰會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啟數字中國新征程”為主題,并設置20個分論壇,覆蓋數字絲路、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鄉村、數據與算法、網絡和信息全、人工智能、軟件開源生態、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主題。在數字社會分論壇上,三盟科技助理CEO兼普教系統部總經理孫國文受邀出席論壇,并發表《AI+大數據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三盟科技助理CEO兼普教系統部總經理孫國文
面對當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和建設方向,孫國文指出,教育信息化1.0時期更側重于基礎設施的互聯,系統數據孤島得不到解決、底層數據無法打通,導致多元數據資源無法聯動。諸如教學過程數據缺失、系統重復建設等問題嚴重。
在孫國文看來,教育信息化建設不能用過去的視角來看待未來,而是要思考如何站在未來的視角思考現在,讓當下的建設和規劃具備生長性和未來性。教育信息化2.0時代,需要做的是填平現在和未來的鴻溝——做“頂層設計”,即采用“頂層規劃、分布實施、標準先行”的建設原則,改變原有的分散式建設模型,通過建立用戶自有信息標準和應用標準,打破不同系統、不同終端、不同設備之間的技術壁壘,實現數據統一的大數據底座平臺。
孫國文提到,三盟科技面向高教和普教分別推出高教教育大腦和普教教育大腦。其中高校教育大腦主要通過三大步驟賦能智慧校園建設,即通過建立教育大腦中樞系統,打造智慧校園智慧中心;進而建設AI+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實現各部門管理智能化;最終為不同角色提供個性化的數據服務。
提到三盟科技大數據技術針對高校教育關鍵場景的應用,孫國文介紹,在助力學生管理方面,三盟科技運用AI+大數據技術,提供涵蓋學生行為畫像、綜合行為預警、精準資助認定、大數據服務報告等功能,輔助學生管理精細化。
在助力學科建設方面,三盟科技推出學科發展規劃輔助決策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輔助學科數據管理、學科質量檢測、學科質量分析,幫助高校有效提高學科質量。
在助力高職診改方面,三盟科技提供的高職質量診斷與改進平臺,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為高職院校落地三大數據中心和決策指揮中心,全面支撐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
孫國文介紹,普教教育大腦則為中小學提供了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打造教育數據中臺,幫助區域構建常態化數據采集、治理與標準開放體系,實現省、市、區縣、校四級數據橫向聯動、縱向互通。
此外,孫國文還重點介紹了三盟科技教育大腦(普教)“1+5+N”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為區域教育提供了涵蓋校園服務、教學環境、校園管理、決策評估等4大版塊的產品體系應用鏈路。通過幫助學生/教師建立1個數字檔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AR/VR 5大核心技術,構建覆蓋智慧教學、學生安全管理、教育資源均衡、綜合評價體系化、精準教育落地化于一體的智慧教育建設。
談到教育大腦在普教的應用場景,孫國文總結了四個核心場景。普教教育大腦基于教育大數據中臺,以數據全面驅動教育質量提升、教育評價改革、教育資源均衡和教育治理、保障校園安全。
據孫國文介紹,截至目前,三盟科技大數據產品已在全國“遍地開花”,成功服務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500余所院校,包括雙一流院校/一流學科院校50所、本科高校100余所,獲得教育行業用戶的一致認可。
據了解,本次數字社會分論壇以“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擘畫數字社會新藍圖”為主題,與會嘉賓為會數字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奉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想盛宴。來自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代表約200人參加論壇。
當前,建設數字社會已成為國家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部署,智慧教育作為構建數字社會的核心要素,正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三盟科技深耕教育領域,推出面向高教、普教、賦能城市發展的“教育大腦”,有利于幫助省、市、區/縣、校建立四級聯動的數字教育資源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帶動人才培養,為深化數字社會發展貢獻數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