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美元的利潤,支撐起2627億美元的市值,華爾街分析師高呼,特斯拉(TSLA.US)嚴重高估,這種現象堪比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特斯拉近日發布2020年Q2財報,實現收入60.4億美元,同比下降4.9%,凈利潤1.04億美元,超市場預期(市場預期Q2虧損2.4億美元),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此外,該公司于Q2共交付90891輛,環比增長3%,同比下降5%,上半年共交付179387輛。
此外,特斯拉維持今年交付50萬輛汽車的目標,而上半年僅完成目標的35.9%,下半年的壓力很大,該公司稱電動卡車Semi將在2021年開始交付,將根據需要繼續更新前景展望。
該公司持續性盈利帶來投資熱潮,其股價一路往上,四個月時間市值增長了2.72倍,業績前股價還突破了1500美元,由于股價過多的透支了業績預期,此次業績發布后兩個交易日回調超過10%。不過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也意味著特斯拉將獲得被納入標普500指數的資格,將有更多基金將通過持有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對其進行投資。
以特斯拉目前的業績看,上半年凈利潤1.2億美元,市值卻高達2627億美元,估值明顯偏高,即使納入標普500指數,其估值提升存在較大壓力,但投資者大都數時候是非理性的,該公司市值后期表現如何,仍需市場驗證。
1.2億利潤支撐2627億估值
特斯拉主要生產銷售高端新能源汽車,目前正在積極全球化布局,生產工廠包括美國的弗里蒙特工廠、德國的柏林工廠以及中國的上海工廠。其中上海工廠于去年建成,Q2單月產量穩定在 1.1 萬輛左右,Model 3 產線已經建設至年產能20萬輛的水平,Model Y產線的建設正在按計劃進行,預計2021年首次交付。
弗里蒙特工廠為特斯拉早期的工廠,也是產能貢獻最大的工廠,Q1 單月平均產量在3.3萬輛左右,3月后海外疫情爆發,Q2 受影響產量大幅下滑,目前特斯拉在進一步改進產線,弗里蒙特工廠Model 3/Y 產能計劃在2020年從40萬輛提升至50萬輛。而柏林工廠目前處于建設階段。
該公司目前產能源于美國和中國,美國工廠于Q2受到了疫情影響,而中國工廠卻得到恢復,抵消了部分美國區交付量的下滑,上半年實現交付量179387輛,同比增長13.27%,雖遠低于2019年度的增長水平,但相比于行業已是不錯的成績。
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實現收入120.21億元,同比增長10.37%,較過去幾年有大幅度下滑,而以季度看,業績波動較大,Q2收入下滑4.94%,而Q1則增長31.79%,主要為汽車交付量的波動導致。
特斯拉的車型售價很高,車型價格基本在40萬元以上,但為何仍賣這么好呢?實際上,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BMS電池系統與Autopilot智能駕駛。
該公司主打車型Model 3以及Model Y,在產品性能上均達到L3級別,相比于同行具有明顯優勢。此外,除了賣車之外,還鑲嵌售賣軟件產品,比如輔助駕駛為標配必選,以2000-3000美元的價格包含在售價里,而購車者選擇激活FSD(完全自動駕駛),也需要再向特斯拉貢獻8000美元。
該公司也在積極謀求業務多元化,除了汽車業務外,還有汽車租賃、能源生產與儲存以及服務業務,不過這些業務目前貢獻很低,無法對業績形成影響。不過也有一些亮點,步入儲能業務中,Megapack 產品(3MWh 儲能電池包)開始盈利,而光伏屋頂在價格上較同行具有優勢。
特斯拉持續實現盈利是投資者關注焦點,該公司毛利率穩定增長,2020年Q2為21%,同比提升了6.5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銷售毛利率24.4%,同比提升6.7個百分點,貢獻毛利潤為94.7%。在其他業務中,除了服務業務,汽車租賃和能源生產及儲存業務在往季均實現正毛利潤。
該公司運營費用(主要為研發、銷售及行政)控制也比較好,2019年Q2以來,運營費用率控制在15%左右的水平,而同年Q3后毛利率大幅度提升,并超過了運營費用率,使得經營利潤轉正。2019年Q3-2020年Q2,該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43、1.05、0.16及1.04億美元。
即使目前實現盈利,上半年的凈利潤也僅為1.2億美元,動態市盈率上千倍,市凈率高達27倍,該公司業績能撐得起市值嗎?而且特斯拉正在面臨一個問題,即中國市場競爭的問題,隨著上海工廠產能釋放,在中國區收入貢獻越來越大,這是否會給該公司的估值打一個折扣呢?
不可忽視的國內競爭對手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二季度在中國交付了3.1萬輛,相當于該公司交付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從上文談到的月產能看,上海工廠產能正處于爬坡階段,未來仍有望趕上美國的弗里蒙特工廠。
以國內的競爭對手,從售價上看,和特斯拉形成競爭的,也就蔚來汽車一家,蔚來在Q2共交付10331輛汽車,同比增長190.8%,首次實現單季銷售量破萬,但相比于特斯拉在國內的交付量仍相差較遠。在6月份的國內交強險上險量數據中,特斯拉憑借Model3摘得冠軍,上險量14977輛,是蔚來的6.08倍。
蔚來的車型主要為ES8和ES6,ES6為中高端車型,售價較ES8低,而起步價也超過35萬元,目前仍以燒錢換成長為主,仍未實現毛利轉正,但該公司持續提升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擠壓特斯拉,若資金能持續,將是特斯拉強勁的對手。不過,特斯拉也在積極降低車型售價,將市場下參值中高端領域。
在中高端市場,迎接特斯拉的為理想汽車,理想ONE價格居于中高端,為6座及7座的SUV,補貼后全國統一零售價32.8萬元。在配置上,該車型使用動力三元鋰電池,前后雙電機四驅驅動,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800KM,輔助駕駛可達到L3級別,實現三種方式充電,慢充、快充以及加油發電。
理想汽車在中高端領域已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且毛利潤已轉正,未來盈利還是具有預期的。而且傳統的汽車制造商的新能源車也在往中高端方向發展,合資新能源品牌也在崛起,中低端的車型,有小鵬汽車以及各大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嚴陣以待。因此,特斯拉越往下參市場,面臨的競爭壓力就越大。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工廠全面國產化,生產的各個零部件將都源于國內,給國內汽車產業鏈各供應商帶來了商機。
國產化的產業鏈影響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特斯拉目前的零部件供應商主要以美國為主,但中國區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經超過20%的份額。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包括汽車車身構件、汽車電子、內外飾件、電驅動、熱管理以及動力系統等,其中在動力系統上,主要選定寧德時代的電池產品進行采購。
以下為特斯拉產業鏈各供應商的分布情況:
特斯拉產業鏈各供應商主要分布于A股,港股分布比較少,比如贛鋒鋰業(01772),主要供應電池上游原材料氫氧化鋰,福耀玻璃(03606),為車窗側玻璃供應商,均是特斯拉上游直接利益相關的企業。
該公司國產磷酸鐵鋰版 Model 3預計將在 Q3 開始出貨,有望帶動 2020 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維持滿產滿銷。可預期的受益國內供應商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璞泰來、新宙邦、科達利、贛鋒鋰業、當升科技、科達利、三花智控及拓普集團等。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的產能擴建,也將給這些供應商帶來業績井噴的機會。
綜上看來,特斯拉Q2業績超預期,但股價已明顯透支業績,存在估值過高的風險,且該公司于國內收入貢獻逐步上升為核心,國內市場需要面對傳統及新造車勢力的競爭威脅,市場份額有被擠出的風險。不過該公司打造全面國產化,給國內零部件供應商帶來商機,可關注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