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是十分重要的保險之一,同時也算是人們生活保障的一大“福利”。畢竟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小病小痛。當身體健康出現疾病時,參保人就可以享受醫療費用的報銷。所以,醫保的存在,很大程度可以有效避免因病致貧的問題。然而關于醫保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二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將近13.54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約為3.29億,同比上一年增長3.9%;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約為10.25億,同比下降0.3%。那么,有固定單位的職工自然與企業一同承擔醫保的繳納費用,而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只能自行出資繳納醫保。但是,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參加醫保范圍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明文規定,在單位就業的職工,必須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與單位一同承擔繳納的費用,不限制參保人的戶籍。然而無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通過社保代繳機構代為參保,但是繳納費用需要自行承擔。
城鄉居民社保:無論是剛出身的嬰兒亦或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只要沒有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都可以自行繳納城鄉居民社保。一般而言,繳納次月便可依法享受醫保的報銷福利。不過居民社保是按年繳費,同時要求,僅限在戶籍地個人繳納費用參保。
醫保繳納費用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一般而言按照個人繳納基數的2%,用人單位繳納基數的6%-12%來確定,然而目前繳納基數最低也得3千-4千不等,所以依照按月繳費的方式,每月需要繳納幾百元。例如青島市2019年最低繳納基數為3269元,相當于個人每月繳納353元,累計一年共有幾千元。
城鄉居民醫療報保險繳費:無固定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可以自行選擇按年購買居民社保。基于人均收入存在差異,每個地區繳納標準盡不相同。以海南地區為例,2019年最低繳納費用為250元/人。同時,假如負擔不起250元繳納費用的群體,國家還會給予補貼,不低于520元。
醫保報銷比例
門診報銷比例: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為70%,需要累計超過1800元的費用才可以拿到報銷,每年報銷最高不超過20000元。然而城鄉居民保險報銷比例為50%,需要累計超過550元才可以進行報銷,每年報銷最高不超過3000元。
住院報銷比例: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兩者需要累計超過1300元才能拿到報銷。那么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高達85%-95%之間,每年最高限額30萬元;而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僅為75%,每年最高限額20萬。
醫保享受待遇
個人賬戶:職工醫保設有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部分以及單位繳納的部分,最終可以進入到個人賬戶,具體得按照各地的規定執行。例如深圳市的醫保個人賬戶返還比例高達5%和5.6%。那么個人賬戶里面的余額,職工可以自行支配。然而居民社保國家明確不設立個人賬戶,主要的資金用于醫保報銷。
退休待遇:職工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后,且按照當地規定年限的范圍內繳納職工醫保,便可終身享用退休待遇。一般而言,繳費年限在15-30年之間,例如重慶要求女性需繳滿25年、男性30年;而上海與廣州則為15年。然而居民醫保從出生開始便可繳納,但必須活到老繳到老。
總而言之,我們從四個方面去對比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區別。小編認為,就報銷力度來說,終究還是職工醫保較為劃算。所以靈活就業人員,該繳納職工社保還是居民社保,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收入情況綜合考量。對此,你怎么看呢?






